第33章 深入交流(第2/3 页)

这年代房子里没有浴室,冬天天冷,洗澡必须去澡堂子里。

李卫东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洗过澡。

这会也觉得身上黏糊糊的,头发都能炼油了,自然是点头答应。

“好吧,咱们这就走?”

“这就走!”

两人准备骑上自行车去澡堂子里,于大伯却被于母喊到了厨房里,李卫东只能推着自行车在外面等着。

厨房内。

“她大伯,你跟姑爷去澡堂子里,趁机看看他。”

“看看他?看什么?”

“咳,能看什么,当然是看他的身体是否健康了。”

“验身啊!明白,放心吧,这件事我给你办得妥妥贴贴的。”

于大伯身为皇亲贵胄,对于前皇室的规矩了若指掌。

格格出阁前,内务府总会派出宫女与预定的驸马睡上半个月,待宫女完成这项体验后,会将个中感受向皇室报告,这位宫女觉得感受还可以的话,整个婚事才会得以进行。

当然了,现在是新时代了,这种老糟粕应该抛弃,宫女是不可能有了,那么他这个老头子借机观察总没有问题的。

此时等在外面的李卫东已经有些着急了,他总觉得于母刚才看他的眼光不大对劲。

正准备回院子喊于大伯,老爷子笑眯眯的推着自行车出来了。

“姑爷,走吧。”

于大伯也不等李卫东,推着自行车往前猛跑两步,然后蹿上了自行车。

为嘛,因为他个矮啊!

看人家李卫东,一米八的大高个,挎在自行车上,脚蹬地,“走你”,自行车就平稳出发了。

早年间,老京城人讲究“两泡”,即泡茶馆和泡澡堂子。

甚至还衍生出一句老话,“出了茶馆进澡堂子——里外涮”。

去澡堂子“泡澡”,已经融入了京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

旧时代,人分三六九等,澡堂子也有等级。

最高档的被称为“官堂”,中等的澡堂子叫“盆塘”,最普通的澡堂叫做“散座”。

解放后,劳动人民一律平等,澡堂子也被收归了国营,只要有澡票就能进。

于大伯明显是个顽主,不知道从哪里倒腾来两张清华池的澡票。

东有清华池,西有华宾园,清华池可是澡堂界的扛把子之一。

一进门,李卫东就听到了吆喝声:“来了您哪,两位,里面请。”

嗨,就是这个味。

服务员也比别的国营商店热情,只是看到于大伯,他们的神情都变成了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正在招待客人的服务员都围了上来,甚至有一位女服务员还冲于大伯说:“老同志,知道规矩吗?”

直到于大伯点点头,他们才散去,不过眼睛还是不时的往这边瞄,似乎生怕于大伯干坏事。

这让李卫东有些纳闷,这老爷子究竟干了什么事情,能让服务员们如临大敌?

由于时间尚早,澡堂子里人不多,换上木头趿拉板儿,脱掉衣服,从柜子里捡剪好的肥皂,跳到了池子里。

水温正合适,浑身舒爽,李卫东沉醉起来。

于大伯正好相反,他跳进澡池子,没有泡澡,而是往李卫东的放下看去。

看了一眼,他神情疑惑起来,揉了揉眼,再次看去,脸色大变。

‘哗啦’一声,从澡池子里跳出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畜生,真是个畜生,这不埋汰人嘛!”

然后连招呼也没打,换好衣服就冲出了澡堂子。

这让李卫东有点摸不着头脑,老爷子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