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以物易物(第2/4 页)

了马向东,让马向东成了自己的副手。

原因很简单。逼

在李卫东看来,一个有野心的下属,才更容易驾驭。

车间管理本身就是一件难度很高的工作,处理事务往往需要得罪人。

马向东要想顺利接李卫东的班,就得成为李卫东手中的尖刀。

见马向东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李卫东也没有在车间久留,准备回到工作室继续研究。

刚出车间的大门,便被牛萌拦住了。

“主任,我想提一个建议。”

“咱们车间讲究民主,有建议你尽管提。”李卫东道。逼

“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觉得应该提一下。”牛萌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我是你师傅,有什么话,你尽可以直说。”

“我觉得咱们车间应该订制一批专业的工装。”牛萌扬起脑袋。

“工装?”

“是啊,你看,咱们轧钢厂里的工人都有专门的制服,咱们车间的工人由于是临时工,只能穿家常的衣服,五花八门的,就跟菜市场似的。”

听完牛萌的想法,李卫东点点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一来,统一的制服便于管理,便于统一意志,便于整体化一。二来,便于工人自我约束,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律性,做好自我管理。另外还能给外界一个良好的团队的感觉,更有利于咱们扶贫车间树立形象。”

“”牛萌只是觉得穿便装有点不合适,没想到李卫东讲出这么多道理,一时间有点没办法接话。逼

李卫东道:“行了,这件事我会操作的,你快回去吧。”

“好。”

答应了牛萌给工人们换工装后,李卫东便没有时间陪杨雪莉搞研究了,在把杨雪莉送回了招待所后,来到了杨厂长的办公室。

“怎么样?车间还顺利吧?”

“还行,有马向东在那里盯着呢。”

“嗯,老马的能力确实不错。”

一番寒暄后,李卫东提出了换工装的事情,杨厂长听完后皱起了眉头。逼

他端起搪瓷缸子喝了一口水,面带难色:“卫东同志,这件事有些困难,咱们轧钢厂的工装都是通过部委,从第五纺织厂调配的。数量是有限的,只够分给正式工人”

李卫东来到这个年代有段时日了,也清楚杨厂长说的都是实情。

这年代,工厂的生产都是同意调配的,不可能因为一些临时工,而改变调配计划。

要做服装,最困难的就是搞到布匹。

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找一个裁缝做一批服装。

扶贫车间的临时工总共也就两百多位,一个熟练的裁缝完全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工作。

即使着急用服装,也可以再多找一个裁缝。逼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通过相对合法的途径,搞到布匹。

布匹只有棉纺厂有。

李卫东当卡车司机的时候,曾经去棉纺厂送过工件,跟棉纺厂后勤处的主任认识。

也许

李卫东眼睛一亮,看着杨厂长说道:“厂长,如果我能找来门路,用咱们厂的工件换到布匹,你能不能给我特批一些工件?”

杨厂长怔了一下,思索片刻才明白李卫东的想法:“你的意思是以物易物?”

在这个年代,工厂需要的生产材料,需要上面调配。逼

每年年初,工厂都会根据本年度的生产计划,拟定所需要材料的数量。

然后向部委打申请报告,部委根据申请报告,调拨物资。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有限的资源,不会因为重复生产而浪费。

可是也存在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