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双水村的势力分布(第2/4 页)

我给你开工钱。”

孙兰花兴奋的瞪大眼:“真的?”

“当然是真的。”李卫东笑着说道。

来到这边,他最不适应的就是饭食,特别是公社里的那个厨子,无论是做饭还是炒菜,都喜欢放特别多的盐。

孙兰花正发愁没办法还上那些钱,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再说了,要是来公社做饭的话,也能经常见到李卫东。

“明天少安和少平可能会来感谢你。”

李卫东点点头:“你放心,就算他们带了礼物,我也得给他们扔出去,保证不占小舅子的便宜。”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孙兰花闹了个大红脸,伸出粉拳在李卫东的胸膛上轻轻捶了捶。

“好好好,那两小子带什么东西来,我照单全收就是了。”

“你知道俺们老孙家,向来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

提起老孙家,李卫东坐直了身体,看着孙兰花问道:“兰花,你们村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来双水村的路上,李登云已经将双水村的情况给李卫东讲了个七七八八,可是李登云毕竟是县城里的人,哪里有孙兰花这个双水村的村民了解实际情况。

再者说,李登云可能出于自己的目的,隐瞒下或者是曲解部分情况。

而孙兰花现在算是自己人,肯定不会有所隐瞒。

孙兰花也为自己能帮上忙感到兴奋,提起头眼皮上挑小声说道:“古时候,旧社会,金家一直是双水村的主宰。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都属于金家。

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金家逐渐衰败下来,不过并不是完全败落。

金家除一家定了地主,两家定了富农成份外,一部分是中农,大部分都还是贫下中农成份。”

李卫东默默的点点头。

在来的路上,他一直好奇一件事,作为地主的后代,金俊山为什么能当上村委主任,而金俊武也当上了生产二队的队长。

原来是他们本身是金家的外房,在解放前家庭就因为各种因素衰败了下来。

为了避免纠纷,定成分采取的是倒追三年的做法,所以他们家倒也能算得上是贫下中农。

孙兰花得到了鼓励,更加兴奋了,接着说道:“双水村听起来是一个村子,其实分成了两个部分。

靠东拉河这边,叫田家屹崂,那里是双水村大队下的第一生产队。

一队大部分是田姓和孙姓,孙家的孙玉厚和孙玉亭都在一队。

这里因为穷人比较多,解放后,在明面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孙玉亭是贫管会的,专门负责扶贫工作,所以这次负责接待你。

而田家的田福堂就是公社的书记,是双水村的一把手和领袖,称雄双水村多少年,连镇上的领导都要让薄面三分。

田福军,更是不得了,现在是县里的领导,据说还能高升,说不定能当上一把手。

我们孙家,虽有孙玉亭当贫管会主任,从人口数量来说,应该归入“少数”。

并且孙玉亭和孙玉厚还不一心。

孙玉亭身为贫管会主任,选择投靠田福堂,做“狗腿子”。

孙玉厚则倾向金家,跟金俊海的关系不错。

靠西边的是金家湾,为第二生产队,大部分居民姓金,夹杂着几家杂姓。

金家村里的代表人物是村委主任金俊山,与田福堂搭班子多年,典型的“万年老二”。

二队队长金俊武也是灵魂人物,也是金家实际上的当家的。

从人丁来看是双水村最具实力的家族。

三兄弟、两侄子、加上自己儿子共有六个男丁。

经常同田福堂对抗,却因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