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借阅证(第2/4 页)

“行,不过你什么时候给我家也装一个?

叶子不知道从哪听说你给自己家里装了这东西。

自己脸皮薄,不好意思上门找你,一直怂恿我来跟你说。”

“小事情,你把材料准备好,回头我就给你整好,另外你再多准备一份,我老丈人家也得装。”

“行,反正废不了几个钱,找好材料我就直接送你家去。”

两人商量好后,便各自离开了。

李卫东直接找到了供电局,将东西交给了马向东。

“老弟,这东西你尽快帮我寄去港岛润华公司,等那边有了回复,咱们的计划就能实施了。”

马向东听到这话,对李卫东递过来的东西不由有些好奇。

但想到自己答应过的事,还是忍住了拆开来看的冲动。

“行,回头我就让你嫂子把这东西捎过去。”

你叫我老弟,我当你老哥,没毛病。

马向东已经放弃纠正李卫东了,反正各称呼各的就是了。

这段时间他也仔细的调查了一下李卫东,出生和经历都没什么问题,根红苗正,值得信任。

再想到李卫东还被解放厂那边请去当顾问,帮他们研究新一代的卡车,可谓是十足的怪才。

“对了,我跟局里商量过了,如果你这个太阳能电池板能普及的话,咱们可以给予一部分的补贴,不过就是意思一下,你也知道,现在家里穷,一个铜钱得掰开两半花……”

李卫东挥了挥手,打断了马向东的话,道:“钱不钱的不重要,我搞这个也不是为了挣钱,不过这东西只能用来过渡,真要想解决能源的问题,我看还是得用正统的方式。”

马向东摊了摊手道:“我也知道啊,但那些大工程,往往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对于建筑技术也有着很大的要求。”

李卫东一想还真是,后世最出名的三峡工程,就搞了十多年才完全竣工。

即使是国内的那几个主要发电站建设完成后,我国的供电需求也还有着很大的缺口。

在新时代,新能源是重点发展的科技项目之一。

那有没有办法加快这个进程呢?

李卫东脑子里突然就浮现了某部电影里的科技,要是能将那东西做出来,或许就能解决能源的问题了。

不过那东西可没那么容易实现,至少在李卫东穿越前,那项技术都还没研发出来。

不过他李卫东是开挂的,要有足够的准备,或许真能做出来。

马向东见李卫东一副出神的模样,好奇的问道:“卫东兄弟,你是不是有解决的办法?”

李卫东摸了摸下巴道:“不好说,不过我希望你能帮我找一些书过来。”

马向东不解的问道:“什么书?”

“物理,化学,还有材料学方面的书籍,还有……跟核聚变有关的资料。”

马向东可不是靠关系上位的,他当年也是从燕京大学毕业的。

在听到核聚变三个字的时候,多少有些懵。

很多人听到这个词,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制造武器。

但其实不是,国外一早就开始研究将核聚变的能量转化成能源使用,甚至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家在这方面也从未停止过研究,只是取得的成果甚少。

前朝摆烂,搞得我们在科技方面的发展足足落后了国外上百年。

乾隆五十七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

道光十七年,宝洁公司成立。

咸丰十年,摩根公司成立。

光绪十二年,可口可乐、强生成立。

光绪二十九年,福特汽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