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魂归故里(第2/3 页)

在年代文里有空间 啻茫 147 字 2024-03-19 17:39:57

好了许多。

今天早上,李家的人带着骨头上山了,现在李阿虎的小女儿妹伢在陪着王小野溜达。

她原本打算早上起来就走,跟着队里的牛车一起过去公社,然后去县里面。

他们这个地方,到公社要四个小时,今天去是因为明天有领导要开会,王小野就是想蹭一个顺风车。

但是李家和其他的人不愿意,执意让王小野再留下来,中午吃了饭再过去。

但是,今天就是29号,就要发生地震了。王小野看向远处田坎上,仅有的一点辣椒苗稀稀拉拉的几株,远处的山上,刚刚种下去的辣椒开始舒展身体。

“你,是不是知青啊?”一个有些干哑的声音,在她们身后传来,一个面黄枯瘦,看起来身体不太好的短发女生,眼睛深陷的看向王小野。

“名义上是。不过我爷爷家就在乡下,爸妈运气好,到我就又下来了。”王小野看向这个有点激动的人。

“那,你那边过的怎么样?大家都还好吗?”

“挺好的,该上工的时候上工,该看书的时候看书。”

“看书?可是,现在看书还有什么用啊?我看着我们几个都得要老死在这里了。”在另外一边,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同志道。

“我们这些知青向来就是为了建设社会的啊。我们开办了小学,考试进去当了老师以后,一天八个工分,一个月有三块钱。

在前些日子,我们那边牛棚里面被接走了差不多十个人。我倒是觉得多看书还是有用的,毕竟现在好像要发生改变了。对了,我那边有几张报纸,等一下我拿给你们看一看吧!”

王小野看着这几个人,眼睛里面满是疲惫,在躯体上,却又带着一股坚韧。

在他们的身上,只是一部分知青的缩影,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在迷茫当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结果却在青春的时间过后找不到回程的路,最终葬在了这片自己看不见未来的大地上。

“真的吗?都是些什么人回去了呀?”一个圆脸看起来有点活泼的小姑娘问。

“四个搞农业的,两个搞政治的,三个搞建筑的,在更远的地方还走了五六个人吧,我就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了。”王小野将自己知道的说了一下。

“你们那边的知青多吗?一共有几个呀?我们这里就八个。”

“那个地方在之前就有八个知青,然后在去年的时候来了我们十五个,今年又来了四个,人挺多的。地方都不够住了,我们分成了三个地方住的。这个村里面看起来最豪华的那一个就是你们知青院了吧?”王小野看向村里面唯一一个盖了砖的房子,那还是土坯的。

“是呀。我们刚刚来的时候,差点以为是来错了。结果没想到我们的知青点居然是这里最好的房子。”一个男知青笑了一下,然后回头看了看那边的屋子。

“给,你们看看吧,现在上面也很矛盾。不过我想,不论如何,总是会变好的。”将背篓里面用来垫底的报纸拿出来,王小野将那五六张报纸都给了他们。

在看完后,将几个人的信息交流了一下,彼此约好以后可以互相通讯,他们这里一个月才出去一次,有什么信息都是晚了的。

下午一点,晃晃悠悠的牛车带着一行人往村外走去。到了五点,王小野跳下车,和众人道别。

“等等,小同志,给我一个你的通讯地址吧!非常感谢你带着他们回来,回头我看看写封感谢信过去!”

准备离开的王小野,看着红了眼睛的公社人员,将地址告诉了他。现在,一封感谢信那可是非常好用的东西。

这个公社看起来比较小,还是趁着等下天黑了去县城了,骑自行车过去。不过一个小时就到了,以她的体力来说,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