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转眼已是三年过(第2/3 页)

空间之田 清水菊石 146 字 2024-02-24 11:57:37

价,村里人得了实惠又不用冒险进城,这三年来整个村子几乎与世隔绝。

这样战战兢兢的过了三年。十月底一场和往年一样的大暴雨后,紧接着居然就开始下雪。

村长召集全村人开会,让他们没盘炕的赶紧盘炕,盘了炕的多砍柴囤积柴火。多年经验告诉他,这天时真的要变了,大旱三年,说不定下来就有大寒。

慕仲君和杨翁的杳无音信使整个慕家都死气沉沉,连阿猪都长大沉稳了许多。

今年家里原来的两百多亩地和新开垦出来的三百多亩全部种上了红薯,又让家奴们抓紧时间上山砍柴,顺便下套子捕点猎物,为今年的冬天做准备。

家奴都是难民,经历的多了,好不容易安定了三年。今年天时不对自是看得出来。

经历过饥饿寒冷的人对于食物有强烈的欲、望,慕扶疏也知道他们的心理,大锅饭早就停了。

现在家奴们的屋子都盖的很结实,土木架构,家里都盘了炕。每年丰收后按照人口将粮食分到各家,不光是红薯,还有一些糙米干菜调料之类,上山打到的猎物她也不要,谁打的就归谁。

只是柴火还是要他们砍的,慕扶疏两年前尝试着自己制炭,每年冬天都给他们分些炭,加上火炕,冬天也不怎么难过。

第一场雪纷纷扬扬下了三天,三天后的雪已经埋到了小腿。因为村中没有人外出,外面怎么样也没人知道,只有慕家的?望哨还是每天派人坚守,林家村的人已经开始猫冬了。

第二场雪是在第一场雪将将开始化的时候下的。飞绵扯絮般下了整整五天,雪停后已经没到膝盖,林氏和老林氏只在家里沉着脸叹息,大骂都是因为齐桓帝篡位才引来上天责罚,连着三年多没有好年景。

林氏母女两都是忠厚人,她们这样想,说不定全天下人都有这么个意思,毕竟北边比南边的年景还要差,已经连续干旱了六年多……

这天晚上用完哺食,三郎和阿猪在堂屋炕上看书,慕扶疏陪着越来越沉默的林氏刺绣,老林氏和入画莲叶也陪在一旁。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声妮妮的低吼。一般情况下妮妮是不会发出声音的,看来是有大事发生。

慕扶疏和三郎到了门口,妮妮走进来用右前掌勾了勾慕扶疏的棉袄,又转身往村外的方向看去。慕扶疏脸色一变,妮妮的意思是村口有外人来了!

林氏和老林氏也闻声出来,莲叶也穿上了棉袄匆匆赶来。慕扶疏将林氏和老林氏劝回去,对莲叶点点头,示意她跟上自己和三郎。三人穿着鸭绒鹅绒做的棉袄,脚上也套着厚厚的毛线袜,走在雪地里一点也不感觉冷。

妮妮和小新这三年来一直形影不离。喝多了空间水的小新也越来越聪明。

惊风惊雷也长大了,个头和妮妮差不多,大概从小养在人群里的缘故,没有妮妮和小新的野性,显得寒潭科举,比妮妮和小新还要通人性。和三郎阿猪都相处的很好。

妮妮是回来通知他们的。一行人跟着它快到村口时,小新也迎了上来,和妮妮亲昵的碰碰头。慕扶疏顾不得看它们腻歪,脚步轻快的往村口那棵设了?望哨的树下走。到了树下又迅速爬了上去,白惨惨的月光映衬着雪地的反光,只见从蒙阳城相反方向过来,距离林家村大约五百米距离的雪地里有一行人慢慢走着,貌似人还挺多。

三年来官兵一直没到过林家村,村长早就撤了?望哨,只有慕扶疏还坚持。晚上都是妮妮和小新时不时来走一圈,没想到今晚真的有人来了。

三郎也紧跟着慕扶疏上了树,莲叶在下面仰着脖子看着。三郎心细,指着原村口处雪地上凌乱的脚印道:“看上去他们已经经过这里一次,又返回了。”

慕扶疏也看到了雪地里凌乱的脚印,是从蒙阳城方向过来的,在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