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5. 大宋反派(116)三更 大宋……(第2/3 页)

这么折腾,就说人上火不上火。哪有这样折腾人的?

到达长安之时,圣驾驾临此处已经十数日了。

这一日,长安城正值年前的繁华,百姓都出来采买以备年货。

就见城墙上传号声阵阵,这是传递信号的。

现在谁不知道,圣驾来了,等着雍王呢。

那这动静,只能是雍王到了。

雍王夫妇好大的名头,长安与雍郡相隔不远,常有亲眷来回走动。对雍郡的情况那可太知道了。

还有那真迁去雍郡的,来往书信不绝,也是过的甚为安稳。虽说以前是辽地,可其实还是汉人多,他们觉得与长安并无不同。

长安的百姓说起来,那就更有的说了。比如唐时,李家发迹就在太原府那一带。彼时,长安可是帝都啊!那李唐的龙兴之地,本就是不是什么大辽的地方嘛。

雍王夺回了雍郡,自此长安可常安,百姓且欢呼着呢。

因此,雍王的车架一进城,百姓自然就站在路边,将正路让开了。黑甲骑士陪着弯弓长刀,一水的黑马。中间簇拥着一辆大大的马车,通体漆黑,车帘子拉的严严实实的,雍王和王妃并未曾露面。

也不知道是哪个百姓喊了一声:“雍王常安!”

紧跟着满大街此起彼伏的都是‘雍王常安’的呼喊声。

曜哥儿手快,蹭的一下将帘子拉开了,外面的亮光透进来,他不怕,还指着外面嘴里‘哦哦哦’的叫着,扭过来想告诉大人:快看!好多人呀!

这孩子!冷风吹进来了。

桐桐赶紧将车帘子给拉起来,“怎么就那么好热闹呢?”

四爷只笑,自己披了斗篷,接了孩子到怀里,裹在斗篷里就往出走。

桐桐急的直喊:“你要出去就出去,带孩子干什么?”

“他不怕,你叫他见见怎么了?风也没那么大……”说着,给孩子把斗篷也戴起来,帽子也给扣到小脑瓜上,“叫我们出去见见世面,怎么了?你娘就是啰嗦,是不是?”

一边整理,一边絮叨,还真就这么裹着孩子出去了。

好些人就看见马车里出来一人,二十许岁的模样,面容威严,眼神却温和。怀里裹着一个胖娃娃,这娃娃脸朝外,嘴角撇着,笑的不知道有多高兴。

于是,呼声声越发的大了。

种世衡牵马过来,四爷直接从车辕上骑到马上,一手控着缰绳,一手兜着孩子。这么着,这傻孩子也不怕。

逼的桐桐没法子,只得下了马车,才说要自己骑马呢,四爷却伸着手叫她。

她只能先接了孩子,然后坐在四爷前面,一家三口共乘一匹马。

马蹄儿嗒嗒嗒,行至最前面,这一行人才继续动了。

富弼陪着范仲淹在酒楼中正饮宴呢,听见动静从二楼的窗户口看下去,就看到了这么一副场景。

一对英气勃发的夫妻,抱着个福娃娃。

男子威严,女子英气,孩子只那么一丁点大,东瞅瞅西看看,咯咯咯的笑的多欢畅呀。

范仲淹是没见过雍王夫妇的,自来只有听闻。而今一见,才扭脸问富弼:“这便是雍王和郡主?”

正是。

范仲淹心底沉甸甸的,官家与之相比,太温吞了,太平和了。

还有这百姓的欢呼声,问安声……长安距离雍郡太近了,近到呼吸可闻,要不然百姓不是这个反应。而雍王这姿态就更耐人寻味了。

按说,朝廷上对雍王一直有非议,那么雍王就该低调着些。在马车里不露面,不可吗?

为何要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呢?

桐桐骑马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看现在的长安,这个长安城不大,也比较新。唐时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