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第3/5 页)

五代前历史 郦波 17 字 2024-02-18 06:52:28

很有意思。说老龙王把小龙女的信给大家看了之后,“宫中皆恸哭。”老龙王听见,突然想起来,自己先不哭了,赶快对左右说:“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就是快让大家别哭了,惊动了钱塘君,让他知道了这回事儿,那可不是好玩的,也就是以他的脾气,不知道会干出什么来呢?果然,老龙王的担心不无道理,正说着呢,突然“词未毕而大声忽发,天拆地裂,宫殿摇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万余尺,电目火舌,朱鳞火须”而出,盘旋了一下,然后“雨雹一瞬而下,乃擘青天而飞去”。一条长有万余尺的赤龙惊天动地地飞出来,又惊天动地地飞走了。说柳毅毕竟是凡人,当时看了“大恐,蹶扑于地”。就是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过了半天,说钱塘君已经解救了小龙女回来,这时候他变化了人形来谢柳毅的传水之恩,柳毅这才看到原来钱墉君是个气宇轩昂的帅气男人。这时候老龙王问他,你这泾水一战杀了多少人啊?

钱塘君轻描淡写地说:“六十万”。

问他毁了多少庄稼啊?

“八百里”。

老龙王又问他我原来那个女婿呢?

回答也只有三个字:“食之矣”。也就是给我吃了。

三句回答就可以看出,这个钱塘君不仅暴躁,而且是个非常决敢之人,这种人要拿了主意,你就别想轻易地改变他,而且他的威力还是那么非凡,柳毅面对他时,又该会是怎么样呢?

说老龙王为了感谢柳毅传书之恩,一定要留柳毅在龙宫小住。柳毅不好拒绝,只得留下。在招待晚宴上,见到了被解救回来的小龙女。两个人自有一番叙旧。

话说到了第二天,这个钱塘君请柳毅吃饭,在酒席上钱塘君以他那雷霆万钧之势就向柳毅提出来要把小龙女嫁给柳毅,没想到这时候那个曾经被钱塘君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柳毅,突然一屁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严肃地对这个连玉皇大帝都头痛的钱塘江的赤龙说:“诚不知钱塘君孱困如是”。就是说,我不知道原来钱塘君竟是这么地没有见识。我救小龙女是出于道义,这是一个男人的本分,况且因为我的报信,泾水十太子被你生生地给吞了,泾水的虾兵蟹将伤亡六十万,当地的百姓遭罪八百里,我怎么能用这些人的苦难来换我柳毅的幸福呢?我虽然在你钱塘君面前,力不足以撼山岳,但士可杀不可逼,你的威势却也是吓不倒我的。

一番义正严辞,竟将钱塘君说得惭愧起来,连连向柳毅道歉。这就是柳毅的不卑。

遇权势不卑微,遇孱弱不亢直,这就是男子汉大丈夫所说的不卑不亢,柳毅是真的做到了,再加上他不畏险阻,言而有信,所以后世“柳毅传书”这个词就成了不畏艰险,救人于危难的常用的典故。

但如果从这个典故只解读出乐于助人的意思,我觉得那无疑是相当遗憾的,就像最后在拒绝钱塘君的提亲之后,在龙王珍珠宝玉的重谢之下,柳毅孤身离开了龙宫这个结局,我觉得也是相当遗憾的。

当然,我想当事人也未必就觉得不遗憾。

对于小龙女而言,好不容易脱离一个可恶的男人,却又错过了一个可爱的男人,人家说失之东隅,得之桑隅,她是即失之东隅,又失之桑隅,确实是一个充满悲剧的女人了。

对于柳毅来说,娶龙女为妻未必就纯属是道义上的爱情,开始我们也分析过,柳毅之所以肯为小龙女传书,是因为两个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是有着共同的情感基础的。况且经过这一番事后,两个人的共同语言就更多了,一个是人间好男儿,一个是水底小龙女,完全可以演绎一段人鱼公主或者蓝色生死恋嘛。结果这个柳毅一冲动,倔脾气发作,本来是冲着钱塘君去的,结果却把自己的幸福给堵死了,所以说“冲动是魔鬼”嘛。

对于老龙王来说,乘龙佳婿就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