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关中剿匪(第2/2 页)

庄旭:“只有一千人?”

吴越:“可以让郡兵协助。”这必然要南衙发公文。

吴越吩咐守在门口的护卫,“让伙房将饭食送来,”转而对三人道:“边吃边说。”还有许多细节。

食不言寝不语,他们哪次吃饭没说过话,放一边去吧。

四人边吃边说,兵员配备、路线、后勤支持……

三千人乱窜,一定会挑战关中大族的神经,规模压到一千人,还在可以商量的范围,加之可以寻求郡兵的支持,倒也可行。

庄旭:“世子走哪一路。”

段晓棠暗道吴越这种独苗苗也要随军,两路出征,不该坐镇大营留守?

随军只是跟随大军移动,不一定亲临战场,一旦战事胜利,倒可以沾沾光。

吴越:“关中。”雁门太远不确定性太多,万一出事,吴岭和南衙哭都来不及。

加之关系一般,杜松更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

范成明立即说道:“你可别乱来!”

吴越若是出事,前程不提,范成明只有一死以谢他哥了。

吴越:“你能压得住关中的高官豪族?”

范成明在南衙混得开,是因为范成达位居左武卫大将军又正值壮年。但仅南衙就有十六个大将军,能在关中混上一席之地的,哪个不是世传豪族。

吴岭老成持重同样意味着顾虑重重,理论上,吴越可比吴岭放得开。

年轻气盛,天底下除了造反没他不敢干的事。

带一千人横行关中,只要不是想试试脖子坚硬程度,没人敢当着他面搞小动作。

有利有弊,优势是多了一块挡箭牌,劣势很明显,一旦出事,所有辛苦付诸东流。

“打仗的时候,你得待在城里。”范成明打定主意,要把战时吴越的安全甩给地方。

吴越虽然也曾幻想过金戈铁马,但对自己的身份水平都有数,“我知道。”

各人身份角色安排得明明白白,吴越负责当护身符,范成明拿出当二世祖的本事和地方交际,庄旭管后勤,段晓棠领兵。

段晓棠原以为一拖二,没想到是一带三。唯一的好消息是都有自知之明,老老实实当经验宝宝。

饭吃完护卫进来收了碗筷,段晓棠迟疑道:“我有一个想法,你们要不要听听。”

段晓棠向来有一说一,少有这般吞吞吐吐的时候。

吴越:“说来听听。”

段晓棠将思虑已久的想法说出来,“战事缴获四成归公,三成将官平分,余下三成归军士们。我想将这六成都截留下来,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