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蜉蝣天地(第2/2 页)

棠不是什么都没经历过的孩子,知道自己出现问题,必然想方设法调节。

宁岩打量一番,照经验来看,“没问题了。”

几人都是将门出身,万万没想到出问题的会是段晓棠,看来书不能多读,厨房也不能多下。

幸好是想过来了,若这个槛迈不过,遥遥升起的将星说不得就此陨落。

班师路上,宁岩把控大局。三千人的行军安营扎寨和一千人不可同日而语。一千人还能说是大型秋游,三千人是真正的行军,宁岩也没想到来回都是自己当运输队长。

段晓棠三人蹲在一旁学习,时不时发问,宁岩知无不言,这次算自己蹭了几个后辈的功劳。

范成明扯庄旭衣袖,问道:“战报写完了吗?”

别管打仗范成明出了多少力,他是主将,本就有一份功劳。

贷款升的将军,回去能把账还完,把头上的检校二字去掉。

剩下的是段晓棠庄旭还有宁岩的,重要的也是他们。

庄旭写的是整个关中剿匪的总结战报,撇嘴道:“白日骑马怎么写?距离长安还有两三日路程。”

其他几人文化不过关,战报这种文字工作,向来默认是庄旭的事。

底下的军士们,能简单认字,少数能写,但对军中制式文书、官场规则并不通晓。

宁岩接手最令人头痛的行军工作,庄旭要写战报,段晓棠没骑马,半躺在辎重车上,翻出简单用麻线装订的草稿本。

毛笔写的斗大字,每一个都在张牙舞爪,刺激翻阅人的视觉神经。

段晓棠没打算在这方面努力,救不回来了。不如想想铅笔怎么做,其实她的硬笔字还能入眼。

又一项待定工作,之前还想过什么事要找杜乔办呢?

持续两月的关中剿匪之旅,每一场战事的不足之处,思考的改进办法,稚嫩,不成体系,只能一点一点雕琢。

看得眼花神累,就钻进睡袋休息一会。

范成明原还以为段晓棠真睡的麻袋,直到有一回睡袋外头的麻布不知怎的被划破,露出里面的缎料,才发现大有乾坤。

触感轻柔温暖,不同于丝绵,裹起来夹在胳膊底下也不显如丝被一般厚重。

段晓棠哪里是带一个麻袋,分明从长安带出来一套高床软枕。

段晓棠找来针线,笨手笨脚缝外头的麻布面。

范成明好奇道:“什么东西?”

段晓棠:“羽绒睡袋。”

范成明:“你从哪里搞来那么多……”不用多想,春风得意楼的鸭子死的不冤枉。

庄旭将一切收在眼底,“不显眼处挥金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