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绣活分配(第2/2 页)

人在长安已退学 一灯阑珊 278 字 2024-06-22 13:25:07

赵璎珞自幼丧母,都只能做些简单的缝制。

于是在针线活计上,一家人集体选择回避,最好用现成的。用的久了,居然觉得竹篮也不错。

林婉婉:“待会我去绣庄,书包手绢一起做了。”

祝明月:“今天过节,绣庄未必开门。”忽的想到,“以前给我们缝四件套的何绣娘不错,直接找她做,免了绣庄抽成。”

何绣娘不是绣庄的正式雇工,关系相当于外包合作。绣庄接到活计外包给绣娘,并从中抽成。

当初以为何绣娘三十多,实际不过二十五岁,只比几人大三岁,全身上下唯一与年龄相衬的只有一双手。

她是绣娘,必须保养好双手。

林婉婉感慨,“她大女儿都十岁了。”照长安的规矩,再过几年就能嫁人,真是岁月催人老。

不出意外,何绣娘大约能在三十岁当上祖母。而照他们三人原本的轨迹,三十岁大概是乐此不疲的过儿童节,大喊自己还是一个宝宝。

祝明月选择何绣娘原因很简单,第一活计好,第二脾气好。

尤其第二点,他们相当于甲方,私人订制的东西有诸多意见是肯定的,反复修改也是不可避免的。换个脾气不好的来,当场吵起来或者阳奉阴违只会平添劳碌。

捧着钱去挨骂的冤大头谁爱做谁做。

勉强算一个优势。何绣娘其实是一个小团队,长女已经会绣花,二女儿也会缝线。

上次能快速完成家里的针线活计,也是因为母女三个一起上。

这时候使用童工不是剥削,而是真的做慈善,至少在他们手底下。

绣庄不缺一件活计,但对何绣娘家很重要。

不给中间商赚差价。

林婉婉:“我明天让人把她请过来,好好说说需求。”

只是这次不能留何绣娘母女三人在家做活,只能让她将布匹拿回去裁剪缝制。

段晓棠总算将压包袱底的虎头帽找出来,一个一顶的盖在富贵发财头上。

林婉婉歪着头,“还是富贵带着好看些。”毕竟猫虎近亲,“发财看着太搞笑了!”

狗发财大约不适应头上突然戴上一个陌生东西,脑袋甩甩将虎头帽甩到地上,摇着尾巴去院子里玩。

林婉婉张大嘴巴,“它听懂了,不高兴?”

祝明月:“快点收拾吧,待会我和晓棠去作坊把兰娘璎珞替换出来。”她两初来长安,也该出去看看。

林婉婉手指着自己,“我呢?”

祝明月:“洗涮驱虫,顺便把艾草菖蒲水烧了,晚上要洗澡。”

林婉婉不知从哪里薅来,带去曲江池边说用来洒水驱晦的菖蒲,早不知道扔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