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拆得稀碎(第2/2 页)

人在长安已退学 一灯阑珊 278 字 2024-06-22 13:25:07

好在宁岩气运高涨,至今没给她这个机会,只能含泪和吴越一起当吉祥物。

数千大军再度回归文城县,原先兵营已经空了,连旁边的劳改营都人去楼空。

高僧们念了将近一个月的经小有成效,劳改俘虏们修补完城墙后转入翁高阳手下,把人气到跳脚,又给他增加负担。

寇嘉平即将升任县令,附郭县令也是升职,同时补充到梦寐以求的人丁。

笃竹等大德高僧获得能养活寺庙老小的粮食,手上没血债的俘虏们获得自由,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吴越骑马经过文城市场,血渍已经消失,这里是段晓棠当初行刑的地方。

吴越问道:“俘虏们关不了多久,你失望吗?”

简单猜测段晓棠的心思,盗窃坐监多久,奸淫受刑几何,抢劫又该如何量刑……依照《大吴律》,总有一个对标的地方。

段晓棠不屑道:“不然呢!”求辱得辱就是这般结果。

她能任性的关这些人一辈子吗?客观条件不允许,地方需要人口恢复,乱军未平,宝贵的兵力需要收拢……

不仅文城俘虏营,翁高阳手下三个现拆的俘虏营也坚持不了多久。一旦开战,大部分人就地成为民夫转运辎重,战后赦免罪行。

段晓棠不想再提闹心的事,转移话题道:“吏部尽差遣些县级官吏来,太守何时到位?”有些锅县官扛不起。

吴越:“一地方伯自该慎之又慎。”不会任由吏部拨弄。

更正一点,“没有太守,只有刺史。”

段晓棠知机,“郡改州?”

皇权延伸最基础的机构是县,上级机构郡还是州,历朝历代各有不同,近几十年更是变换无穷,换过好些轮。

大吴自有国情,皇帝推行以州代郡,国内大部分地方都推改完毕。

如果说二者有何区别,不仅仅是官吏称呼、官衙门口的牌匾的变化,最关键是大小。

不是说郡比州大,而是一个大郡可能拆分成数个州。

地方分权防止做大,方便中央集权。

文城是小郡,绛郡临汾在古冀州地界只能算中不溜,真正执牛耳的是——

段晓棠:“河东也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河东郡望多,各有依凭的县所,这么一拆,许多人家在行政上分属不同的州,可就不算一家人了。

吴越笑道:“河东那么大,你说能拆几个?”才能把他们拆得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