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光杆司令(第2/2 页)

万宜民没那么好的条件,三郡乱象起的时候,他在庆州做官。两卫出兵之时,他正在去长安路上,顶多与友人闲聚时听过两句。

说一无所知是苛刻了些,顶多知道一星半点。

文城郡内有哪些县所,许多人都是出发后才搞清楚的。

万宜民在路上拉拢了两个年轻的佐贰官,穆黎昕和汲志用,只留了一个位置给当地人。

最难办的附郭县令已经有人占了,帮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三人一通商量,选定昌宁县。

昌宁虽是文城境内离绛郡最近的县,实际县所距离交界之处极远。关键是,它离河东最近。

万一战局不利地方不稳,还有一条退路。

千算万算,唯独算漏了一条。文城县与文城郡同名,平日文城行营叫着,谁知道它扎在昌宁县内呢。

寒门子弟无处学舆图的辛酸,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穆黎昕捂着额头,苦笑不已,“我们现在和附郭县有什么区别!”

行营在昌宁境内,有什么事都算他们头上,吴越薛曲品阶更高,还不如附郭呢。

万宜民安慰道:“你刚才没注意,范将军手下军士进城时,道旁百姓并无惶恐之色。”

似这般久经战乱,尤其经过兵祸的地方,百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见兵则跑。

偏偏范成明入城时,百姓表现虽木然,但并没有转身逃跑,至少两卫军没有为祸地方,减轻了他们不少工作压力。

汲志用的角度更清奇,“黎昕,你想想,俘虏营还在吉昌境内呢。”

昌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两卫杀俘是为节粮,但俘虏没有口粮能不闹么?

俘虏不似军队,还有将领管控,一旦炸营,后果不堪设想。

刚定下的吉昌县令和佐官,哭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只想一根绳子吊死在驿站内。

文城四县,一个附郭,一个附军,一个附俘虏,伍城一枝独秀无事一身轻,运气比在赌坊里摇出豹子更稀奇。

三人一路问到县衙门口,比他们原先想象的情况好些,大门齐整,门口还有两个壮汉守门。

两人都未穿公服,汲志用眼睛一眯,确定道:“不是衙差,是军士。”

穆黎昕:“军士?”

万宜民:“他们的站姿,握刀的手势,都和衙差不同。”

三人在各地县衙打过滚,具体哪里不一样说不上来,但就是不一样。

连守门的衙差都没有,要两卫军士来站岗,真成光杆司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