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阿里木的军旅往事(第2/3 页)

鬼玺刻的什么字 洛焚城 67 字 2024-02-24 10:40:22

军中精锐,是一营的尖刀。镇守兰州军区,敌人是闻风丧胆。从里面历练出来的之后全是军官领导,我们师长的公子都是要亲自安排到我们营的。如果我好好当兵,依我的本事,现在起码能混个领导当当,可惜……”

我眼皮子上下打架,若不是要等着那水烧开便要睡着了,此时一听便来了精神头,便招呼仍然在警戒的林梵音坐到我身旁,要阿里木给讲讲。水青眼给我们讲了一路故事,此人虽然阅历极广,可对于阿里木的早年经历一无所知,此刻一听也是极感兴趣。

阿里木见我们疑问,便拧开那最后一壶水灌了一口润了润嗓子,道:“既然你们想听,我就说说我的伤心事。说来也是缘分,若不是那件事,我也成不了道上有名的红盗,可能现在正在办公室里吹冷气拿公粮呢。

话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我本就是兰州人,家里很穷,父母开了个小面馆生意惨淡,脚下又有我跟阿齐木两个男丁,所以很早我便辍了学,在十八岁那年应召参加了部队。

因为我自小与我叔父习武,懂得一些擒拿格斗的招式,身手很好所以连连调升,直到靠自己实力转入了当时兰州军区尖刀团一营。要知道这一营是全军区有名的种子营,从里面出来的,仕途都是一片平坦。

本来我以为前途光明,很快就能报答父母了。可就在春风得意之时,我们班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说是要去兰州市旁的一个县城救援一个考古队,并且协助其完成工作。

这种命令说是行动,实则是个美差。可以离开部队逍遥几天,帮助考古队完成任务又能记上军功,所以我们班临行时是相当高兴,可以说是敲锣打鼓。

不对差车送我们长途跋涉到了县城,又步行急行军十几里山路,这才到了那考古队所在的营地。可到了那村子之后,我们才发现,情况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我们到村子里之后一打听才知道,村民在村子外的杨树沟中无意挖掘出古墓来,考古队在村外搭好营地之后,便着手开始了挖掘工作。

由于村主任的号召,村民纷纷义务劳动,将杨树沟墓穴的第一层封土给挖开,露出了其中的墓室,据说墓室很小,内里只有三口棺材。

考古学家在棺材里发现了不少文物,可就是清理完毕之后,挪动棺材之时,却偶然发现了中间棺材之下,有一处空心的暗道。

在场的考古学家无不大喜,为首的老教授按捺不住惊喜当即挑了几个干事就下了暗道,半天也不见出来。

村主任怕领导出事,就派了几个胆大的村民下去寻找,可不料这几个村民上来都是慌慌张张,暗道之下就是一间十几平米的暗室,一目了然。那几个先行下去的考古学家们,没了!

这可真是邪了大门,村主任当场吓瘫了,一是害怕闹鬼, 二是害怕领导出了什么问题自己会被降罪。还是与考古队同行的几位保守谨慎派的干事拍了电报寻求支援。

若是平时,直接派公安局来救援也就罢了。可这考古队的阵容实在是非常强大,整个考古队大部分人员都是国家重点大学培养的考古学生骨干,在当时可谓算是中国考古界未来的半个肩膀,下一代接班人。而考古队领头的老教授更是了不得,乃是考古界的元老刘天赐,是受过几代领导人会见的大人物,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政界都有极高的地位。

这么一位大金佛,怎么可能是这县城村落的小庙能管的了的?

一封电报直接拍到了兰州军区,而后经过研究,便将任务交给了我们,命令查明真相,救出老教授跟一行学生骨干们。

班长了解实情后当即要求到暗室中去,我们由两个胆大村民带领着来到了杨树沟的古墓遗址,这里已经被挖开,墓室布局一清二楚,所有古物包括棺材都已经被转移,只剩下一个黑幽幽的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