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经济控制(第1/2 页)

商帮是带有派色彩,而商会,就显得正规了许多。

朱祁钰依照自己的想法对陈循的流程提了些建议,让整体更加规范了些,陈循才心满意足归班。

而在陈循归班之后,王直便再次出班,道:“陛下,各地乡试已开启,来年科举读卷官还未拟定,请陛下定夺。”

科举是朝廷主要的人才来源,从乡试考官到京城科举读卷官,都需要严格把控。

“此事五部携都察院议定,徇私舞弊依照旧例处置。”

朱祁钰昂了下头说道。

闻言,王直行礼归班,这是很正常的操作,满朝大臣,圣人都记不住,更何况还有各殿大学士这些,所以多是通过内阁推荐,圣人允许之后才任命。

“陛下,刘安部扎根开原,但草原有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臣以为,让牧民游而不牧,开通商市,如今京城缺少肉食,百姓家家户户圈养家禽牲畜也填不饱京城所需,与草原互补之计,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于谦朗读自己写的奏折,这一切的基础,是刘安扎根开原城,有着武力上的优势,不然光是贸易,只会引来豺狼。

朱祁钰听得很仔细,毕竟于谦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再加上对京城的观察,和陈循等人也多有讨论。

最终,于谦想着用商品贸易实施经济控制。

现在银币推行无阻,于谦想打破边境贸易以物易物的形式,其中的阳谋,不过就是天下贵族都差不多,喜欢把钱藏在家里。

只要草原上的贵族这么做了,那么注定会失了民心,到时候收复起来就方便许多。

“通商一事,以往朝廷与草原诸王商定,如今大势在我,各边镇重地,由朝廷市官节制,再者。”

朱祁钰顿了一下,扫了诸位尚书一眼,道:“此法定让草原内部矛盾加剧,而草原贵族便会将内部矛盾外移,转内部矛盾为外部矛盾,战事便是如此兴起。”

游牧民族和海盗民族差不多,根本没有自己解决内部矛盾的习惯。

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想方设法引动外部更大的事情,以此来分散内部的注意力,其中最好的办法便是发动战争。

在这个时代,发动战争可以有效减少人口,利益分配就会变得简单的多。

而农业大国是那种一直在解决内部问题,直到解决不了,由内部开始崩溃,消耗完利益方之后,再开盛世。

于谦第一次听到如此完整的理论,似乎能够解释为什么北方一直不能平定的原因。

其他尚书也是若有所思。

要说学无止境,这一代的朝廷,不管是商贸上的,还是军事上的,他们都接收了太多的新思路,有点消化不及的感觉。

“短期的和平,若是无法保持武力上的优势,那么只会引起更大的战乱。”

朱祁钰淡淡说着,这是给那些想要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安乐派打补丁,居安思危的思想必须时刻记着。

帝王不想通商,无非就是因为武力上的优势很容易被超越,怕这个怕那个,最后导致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

可是禁来禁去,最后不还是让瓦剌做大做强,差点创造辉煌了不是?

“周卿,工部主持大沽口军港船坞一事需要抓紧,事事相连,工部任务很重。”

周忱一般不被提及,一旦被提及,那便是要事,所以虽然跟旁听生一样的他,时刻都精神集中。

“回陛下,工部各匠作已在大沽口,从户部支出招募工匠,进度可人,想必用不了多久,船坞便可完工,至于军港,选材用料严苛,倒是会慢上几分。”

周忱出列,躬身说着大沽口的工程进度。

闻言,朱祁钰点了点头,看向于谦,道:“银币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