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火炮上船(第1/2 页)

华夏的内部问题永远大于外部问题,只要处理好内部问题,那么外部问题将不是问题。

因而,稳定大于一切便是传统。

在京城里的大官紧锣密鼓的敲定内部政策的时候。

范广带着所属部队,从京城出发,前往大沽口。

这一次,他带着的不只是火枪,还有火炮,官道沿途各驿站都要配合疏理民众。

在王富贵尝试往火药里加入价格不菲的白糖之后,爆炸强度直接提高了一个等级。

只是,现在的白糖还是挺贵的,所以能配备的火药很少。

价格虽然贵,但圣人大手一挥,就给批了不少白糖给王富贵做实验。

黄泥水淋糖法是在嘉靖之后才被发现,但不代表嘉靖之前没有。

福建广东等地的土着,在没有朝廷的干预下,已经研究出了近似的方法,但还不成熟。

朱祁钰可是资产雄厚的地主,直接将黑砂糖褪色成白糖,对于他来说,并不难。

身为皇帝,现有产业足够的情况下,朱祁钰并没有想到白糖这玩意儿,毕竟在明朝,白糖虽然贵,但也远没有唐朝那么稀罕。

火药的军事用途,注定了必须把成本降低。

朱祁钰直接成立的制糖厂,出手便是收购市面上的黑砂糖,转手就变成白糖,一部分给王富贵送去,另一部分,则是放在西城贩卖。

这番动作,导致了黑砂糖的价格上涨,而白糖价格降低。

唐朝的白糖是乳糖,而新白糖的色白如霜雪,也让西城杂货店大赚了一笔。

当然,这些和范广没有关系。

他的任务是将火炮送上福船,检验福船的战斗力。

一路上,行人看着大明重火器,都会驻足观望,每看一眼,心中对于朝廷的归属便多一分。

胡义早早就收到了消息,在城门外等候。

新型的火炮,在京城保卫战之后,被传得神乎其神。

胡义不曾想过,有一天他竟然能拥有如此火炮。

毕竟是水师,不受重视,自然不会有什么高精尖的火器,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范广任务在身,没有和胡义多寒暄,只是说了几句,便让人将火炮送入大沽口卫所。

新型大将军炮,其炮管中带有膛线,划分轻、中、重三个型号,以重量为级。

炮重五百斤以上为中型,五百斤以下为轻型,千斤以上便是重型。

范广这一次所带的,为轻中型为主,毕竟重型火炮,待在城墙上比较稳妥,而且不适合机动。

胡义跟在范广身后,眼睛不由自主看向那些火炮,可以想象,一炮之下,骑兵步兵血肉纷飞的场景,让胡义有点不寒而栗。

联想到传说中,一炮灭千人的说法,胡义也是信了几分。

火炮入了卫所港城之后,范广便召集了船匠议事。

将火炮的基础信息分发给船匠之后,范广便说道:“福船之改良,诸位也知圣上亲自关注,切不可偷工减料或是中饱私囊,该给的,朝廷都会给,若是有贪得无厌之徒,尔等身家性命就在一念之间。”

围成半圈的船匠何曾不知范广说的是真的。

那范广身旁站着,可是当朝圣人身边的太监舒良。

范广的这些话,舒良也说了很多遍,别以为圣人看重工匠,工匠就能自负圣眷,可以为所欲为了。

越是看重,惩罚就越重。

“还有,圣上说了,诸位不用拘泥于福船形制,若是有更好的船型,皆可以上报,若是成功制造并且有量产优势,便是大功一件,想要何赏赐,都是有可能的。”

范广双手支撑在桌面,看着各个工匠,沉声继续道:“本将不多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