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股东制(第1/2 页)

在场的人,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

朝廷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放眼天下的蛋糕也十分巨大,在这基础上,让朝廷监管只不过是小事。

寻常的时候,朝廷又不是没管过他们,但是管得来吗?

就说那晋商,开中法的出现,让晋商有了发展的契机,凭借矿产资源、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迅速在崛起,并且因为晋南一带地窄人稠,晋商便纷纷走出故乡,向着整个大明遍布。

若不是因为瓦剌战争的介入,而朱祁钰趁机拿下廉价的地产发展商业,否则“京师大贾数晋人”这句话还是会应验。

陈循的目光在席铭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开中法以盐为基础,让晋商做大,变相的也使其垄断了商路,这对朝廷来说,是一个隐患。

之前王振一案所牵连出来的商人,大多是晋商,只是这席铭竟然还能当帮头,便说明其手段高明。

军需物资的运送,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这盐业,也要努力将其弄成生活物资,否则以商人逐利的本质,资敌这种事情,早晚会发生。

席铭垂首,额头冒出细汗,因为陈循所说的造反,再加上之前提到的私贸,无非就是在提醒他这位晋商帮头。

身为帮头,又怎么不知道晋商中很多通过给边镇运送物资的时候,趁机做做走私,更甚至是直接将武器贩卖给蛮夷达子。

在京城,百姓认为圣人仁慈,不过是没看到外面的刀山血海罢了,若单凭仁慈,也不会威压四方,连那些勋贵都不敢轻易反抗。

合理管制这些商人,是朝廷开商的保障,商会不过是杀头名单,一旦有问题,就拉出来砍。

陈循又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不然他也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而朱祁钰的考量更加远一些,大明不是后世,身为天朝,自然有着立于万国之林的底气。

有了商会这一桥梁,帮他们做大蛋糕,鼓励他们对外攫取利益输送至国内,这便是所谓的跨国公司,可这里面需要一点点改变。

“你是席铭,蒲州平阳人。”

陈循点出了席铭的名字。

闻声,席铭立刻慌乱站了起来,躬身道:“正是。”

“听说你们晋商鼓捣出了东伙制,可详细说说。”

开会,自然要有所准备,陈循上报之后,圣人便提出了股东制,在细查之后,陈循才找到了出处。

虽然整体上,东伙制是新鲜事物,但晋商的扩张却得益于此,让陈循不得不重视。

“回大人,这东伙制是东家出资,伙友出力,主要便是可以避亲用乡…”

席铭不知道陈循是从哪里听说的,但知道东伙制的,无不是晋商大头,从这方面,席铭就感觉,朝廷一直注视着他们晋商,不由得额头冒汗。

在席铭的解释下,所谓的东家,便如同好几家商铺的掌管者,而伙友,就是看管店铺的大掌柜。

将商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这样一来,东家也不一定要是自己人,当地土商便是极好的选择。

陈循越听越是心惊,这样的做法,难怪晋商可以做强做大,而且关系网极为复杂。

若换成太祖知道这种事,说不定就提高先砍一波再说了。

“不错,都说商贾卑鄙,你们做事还是很有想法的。”

等席铭说完之后,陈循点了点头,也不知是在夸还是在贬。

“户部会分出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与诸位接洽,若是有必要,便以东伙制进行合作,不过,不叫东伙,改称股东,以占股比例……”

陈循挥了挥手,让席铭坐下后将东伙制的进阶版,股东制,给大致说了一下。

当然,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