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咱们的至尊(第1/2 页)

建州卫原本是单独一卫所。

永乐元年置,首领阿哈出还被朝廷赐名李承善,便是李满住的祖父。

到了李满住这一代,建州卫被朝鲜赶到此处。

而凡察和董山,与李满住差不多,不过,他俩是在与其他女真氏族中斗争失败后逃来的。

建州三部原本是在黑龙江的奚关城附近,那里才是建州原本的地方。

这两人逃到建州卫后,就以三部旧制,想要将分建州卫一杯羹。

李满住念其亲戚关系,就没有多讲究,很快,建州卫就分出了左右卫。

凡察和董山的叔叔有着姻亲关系,彼此也是叔侄,一人掌左卫,一人掌右卫。

而董山的叔叔便是那猛哥帖木儿,他有一个本名,爱新觉罗.孟特穆,而董山本名,爱新觉罗.充善。

便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努尔哈赤的五世祖。

现在,不过是被人打的到处跑的丧家犬罢了。

“哦?那两人在何处?”

刘安抬眉便问道,他知道这两人分属建州左右卫,但是李满住才是建州卫的掌舵人。

“回将军,往朝鲜逃去了。”

李满住面露苦涩,这两货煽风点火之后,见情况不妙就拍拍屁股走人。

至于为什么逃往朝鲜,李满住知道,那猛哥帖木儿在洪武年间,便是朝鲜的上万户。

永乐四年,李满住的祖父李承善推荐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都指挥使,朝廷应允后,引起朝鲜不满。

朱棣对图们江以南地区女真人的招抚政策,与朝鲜推行的北进政策是相冲突,但是朝鲜也不敢直接触怒大明,希望通过外交来解决问题。

当时朝廷希望采用羁縻制度的方式,使之成为东北边疆的藩屏,对于女真所处的土地并不重视,索性就让给了朝鲜。

其中,当然有朝鲜火速承认朱棣的正统性,给皇帝带来了好感因素。

至此,朝鲜完成了对东北突出部的完全侵占,从而也导致了女真和朝鲜不和的根源。

刘安闻言,眼睛一亮,这可是好事。

要知道,鸭绿江以南,原本是女真的领土,朝廷为什么要求女真内附?

不就是为了历史的正统性!

朝鲜那所谓的千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女真而建,在鸭绿江南部。

事实证明,在当时的蒙古眼里,千里长城形同虚设。

但是,元朝末期,朝鲜趁着元廷被各地起义军穷追猛打的时候,扩展领土至鸭绿江沿线。

当时朝鲜不叫朝鲜,叫高丽,其君主叫伯颜帖木儿,朝鲜是后面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政变后上请朱元璋赐下的国号。

至正二十一年,红巾军二十万人渡过鸭绿江,攻破了高丽国都开京。

朱元璋想要恢复辽、金、元时期的边界,那时的高丽,不过就一个半岛而已。

后来,朱元璋为了专心对付蒙古,下令将三万卫和铁岭卫都迁徙到辽东,给了李成桂机会。

与高丽禑王不谋而合,不断蚕食明军退去后的土地,而这里的女真,被打的节节败退。

从中,李成桂也收获了巨大的战功。

文有李穑,武有李成桂,李氏开始了夺权之旅。

因为朱元璋的疏忽,将朝鲜这一国名赐给了李朝,而非高丽,致使鸭绿江以南的领土完全丧失。

认怂的好处便是,李氏朝鲜凭借着低姿态,让明廷一直忽略东北这些地方,然后不断建城开发,在没有国境线的时代,只有建城才能拥有所有权。

现在,明军要回到原本就属于他的地方,所以朝廷才要求女真内附。

想要一座矿山,朝廷也是要体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