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聪明人和傻子(第1/2 页)

只要圣人在意,那么就有人会更加努力。

形式主义,全世界都存在,就好像孩子特意表现,只为了得到表扬。

但现在,里长并不知道这些,他只觉得,天塌了。

圣人嫌弃这里,不就说明他做的不到位。

可是,他不过只是一个里长而已。

这种各个地方的人聚集起来的聚落,可不是传统的村子,里长也不是什么宗族的人,仅仅是朝廷指派而已。

凭借官府的背景,自保可以,但是真要管起事情来,那肯定是不够的。

强大的基层,需要足够的信心,还需要一些坚定不移的信仰。

里长和大明大多数基层一样,在乡下宗族,他们所代表的也是宗族利益。

就算是皇权不下乡,但是,对于一个身边全是精兵悍将的皇帝来说,乡县不过是弹指可灭的存在。

朱祁钰牵起朱见济的手,转身,便有辆马车行驶而来,停在了两人前面。

直到踏上马车,朱见济一直都是沉默不言。

皇嗣三岁便开蒙,到六岁已经有了三年的纯粹儒学教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千字文中,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朱见济在京城城内看到的,和城外看到的不一样。

一路无话,朱祁钰也不在乎朱见济明不明白,他是知道,有的皇嗣亲王,看到穷苦大众,会感觉到恶心,会感受到阶级,还会沉溺在享受权力之中。

伊王便是如此,以欺凌百姓为乐。

还有其他的亲王,受过帝王无情教育的,既然无情,又怎么去体恤他人?

将朱见济带回景仁宫,朱祁钰才开口道:“今晚住家里,明天早上上学别迟到。”

“是,父亲。”

朱见济低声回答。

圣人出现在城外贫民窟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官场中传播了起来。

户部衙门,陈循微微皱眉。

难不成是圣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可是,重点应该是发展京城和天津这类的大城市,只要如此发展,小乡村自然也会受益。

这也是现在绝大多数大臣心中的发展概念。

想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不过,陈循想了一会儿,还是想不通。

或许,圣人不过是心血来潮,想去看看民间疾苦?

这倒也很符合圣人的做事风格。

那还想什么想,要是圣人有想法,到时候,文华殿见!

对于圣人行为举止的过度解读,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

而在景仁宫,汪招娣和杭惠茹拉着朱见济离开。

看着一脸沮丧的朱见济,杭惠茹抿着嘴,许久才开口道:“是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吗?”

闻言,朱见济沉默点了点头,便听到汪招娣在一旁严肃道:“不说话?是想让为娘自己去查?不说话?别人就能知道你的委屈?”

面对汪招娣这位主母,朱见济恍然发现,虽然主母改变了不少,但是以前的强势依旧存在。

朱见济顽皮,但似乎遗传了景帝的性格,并不强势。

在汪招娣的注视下,朱见济才缓缓将学校的事情说了出来。

“夫君是不是矫枉过正了?”

杭惠茹皱眉低声,却被汪招娣拍了一下,道:“注意。”

知道自己说错话的杭惠茹,立马闭上了嘴。

而汪招娣继续看向朱见济,问道:“你是否觉得过分吗?”

闻言,朱见济太后,对向汪招娣,摇头,道:“不过分,是孩儿的过错,原本,孩儿可以避免事情的发生的,不管是朱辅还是同学,孩儿都能制止,但是因为与朱辅关系相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