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军与民(第1/2 页)

华夏有着庞大的人口,在必要的情况下,闭关锁国,是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内循环。

人可以劳动,而劳动产生价值,这并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沿海的百姓生计多数是靠打渔。

可,大海的宝藏并不仅仅是盐和鱼。

孙琼是火线提拔,到了知府这一层级,就不属于亲民官了。

所谓亲民官,指的是知州、知县这类基层,与百姓有直接接触的官员。

但是,寒门终究是寒门,和百姓依旧有着阶层的隔阂。

孙琼便是如此,所以,当听到汤书伟说自己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时候,他有点错愕。

“是,是,你我皆是如此。”

已经空了的杯子,再次被斟满,孙琼虚空敬了一下,仰头喝完杯中水。

汤书伟他们,来扬州考察,但是,这又何曾不是朱祁钰和于谦对他们的考察。

当兵如匪,若是从军伍中出来的人,要是改掉了旧时代的脾性,那么也说明了部队中的学习小组有着向大明输送人才的可行性。

在没有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刚好可以暂时弥补空缺。

吃完饭,孙琼将几人安排到官舍之中。

嫖是不可能嫖的,官员嫖娼,上限死刑,下限廷杖,黑纸白字,明文规定。

这项规定,不仅是对官员,还对士子,还有官员的孩子。

大明的开国皇帝,一边开妓院,一边又严格限制官员和仕林到妓院消费。

当然,这前提是要被举报,被发现。

法律条文这种东西,不提就等于没有。

作为道德的底线,在大明,遵不遵守,主要还是靠个人。

次日,汤书伟等人就和孙琼告辞,出发前往泰州。

从扬州到泰州的官道上,几人看到士兵和民壮组成的治安维护巡逻队,这样的组合,倒是有些神奇。

招募的民壮属于不稳定因素,而驻扎泰州的士兵,属于规范民壮行为的枷锁。

初次掌握微小权力的民壮,若是没有强制规范,很容易在这类镇压民乱之后产生不必要的兵乱。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不喜欢士兵的原因,在他们眼里,兵和匪,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对于军伍出身的汤书伟,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士兵,毕竟京营和海军还是有不一样的,海军多是以前的卫所再加上新兵,训练方式借鉴了京营,也总结了海防卫的训练。

虽然现在算是官吏了,但是军队中时常开展的比试,也让汤书伟这京营走出来的人对于海军有着别样的好胜心。

士兵走在前面,身后跟着民壮,看样子,是经过简单的训练的。

汤书伟注意着他们的步伐,手臂摆动,甚至是着装。

军纪就是在这些细节里建立起来的。

那巡逻的士兵敏锐感受到了汤书伟几人的目光,微微侧头看了一眼,随后皱眉,稍微点头,一气呵成。

因为这种细节已经成为了习惯,而习惯会影响到人的表情管理,古话说,就是相由心生。

拥有相同气息的人,很容易在人群中认出彼此。

那一眼,士兵就判断出,汤书伟五人是京营来的军人。

汤书伟也是点头算作是回应,朝前赶路的时候,五人都忍不住挺起胸膛,走起路来,可不能输给对方。

每十里一亭,汤书伟一路观察下来,发现这里的军民之间,关系还不错。

泰州经过贼人的摧残,被火烧过了房屋需要重建,被打开的粮仓需要填补,还有受难的百姓需要安抚。

这一切,全部都由入驻泰州的部队完成,还有泰州以东处,一个个受灾的村镇,都必须有士兵维护治安,避免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