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提前预防(第1/2 页)

湖广等地虽然免了税赋,但是,拿到实俸的官员需要吃喝,间接刺激了当地的商业活动。

因为局势敏感,粮商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的强取豪夺。

不过,利用乡村的信息闭塞这类信息差,粮商通过正当手段,也可以获得大量便宜的粮食。

这些粮食,一部分会直接卖给官府,其他的,就加价在民间零售。

理所应当的,这些商业活动都需要交税。

官府能放任粮商收粮,也是因为当前基层人员不够,若粮商不想交税,那大可以试试。

战争的结束不是说一声停,战争就会停下来。

这需要一段时间。

当前湖广与贵州相邻的地区,依旧属于军管的状态。

湖广的襄阳府。

襄王车驾在城中晃悠着。

小小的改变,却让整个襄阳府焕发生机。

作为有过监国经验的襄王,对于周遭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感觉。

原以为商税会让那些商贾怨声载道,可现实恰恰相反。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贡献的原因,朱瞻墡看到不少商贾走路都抬头挺胸了起来。

当然,这也伴随着想要登他王府门的人变多。

朱瞻墡在大明的地位有些特别,因为几次监国,凝聚了不少众望,有了长贤的名声。

手中的滚珠不断在手掌中灵活转动,朱瞻墡收回了目光。

抬手扶额,变掌为拳,捶了捶那生出抬头纹的额头。

“真不明白,怎么总会有人赶着去送死。”

嘟哝着,朱瞻墡下一刻又眉开眼笑道:“咱这大皇帝还真体面,说实俸,就不来虚的,脑子可比那傻侄儿强多了。”

车窗外传来热闹的声音,那是大明恢复元气的象征,只要多看看,就没有哪个傻子会去触大皇帝的霉头。

但是,总有人不明白这点。

伊王被软禁,对于其他亲王来说,是一种警告,让他们安分守己的警告。

众所周知,大明的亲王是不能经商放债,这是朱元璋写在本子里的规矩。

到如今,官员公侯,乃至亲王,谁手下没点买卖。

没看那会昌伯放债都没事吗?

所以,这商税离开了京城,在地方就开始勾心斗角了起来。

很多商贾都知道,虽然商税花了钱,但是官府也给予了一定的便利。

可这和掌握特权的亲王有什么关系?

虽然还没达到无官不贾的场面,但是别人投献的,可不仅是田地。

粮行、盐店、名贵字画等等,这些都可以是藩王的产业。

他们经商有着先天的优势,与生俱来的特权可以将这些物资大幅度地加价出售,或转手倒卖,牟取暴利。

有的是人给他们输送利益。

朱瞻墡自己也有这种产业,这一次出来,就是来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店铺。

这种东西,平常他根本不在乎,毕竟都是别人送财的手段,他只需要能拿到钱就行。

各种各样的商铺并不在朱瞻墡的名下,妻妾、义子、官校、奴仆等等,都可以挂靠商铺,当初会昌伯孙忠也是这么做的。

朱瞻墡打算清点一下,然后主动交税。

之前已经有过清查田亩,朱瞻墡觉得自己应该早做准备。

交税这种事情,对他们的影响又不大。

就算是十税一,交了十万两,他还能留下九十万两。

可若是抗税,那么剩下的九十万两,他也不用留了。

朱瞻墡比任何人都看得明白。

那京城的大皇帝不是什么是非不分的人。

不然早就像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