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考题(第1/2 页)

那两个已经有点怀疑世界的人,朱祁钰也没有再多问,反正这次不过是走个过场。

罪证俱在的情况下,自然是抄家问斩,一条龙服务。

至于还会牵连出多少人,朱祁钰不需要考虑。

与大明其他事情相比,这跟过家家一样远程合作造反,简直不值一提。

“把人拖下去,陈卿和于卿留下。”

几个护卫直接将已经有些痴呆的许彬和昌英拖了下去。

“起来吧。”

朱祁钰喊起了依旧跪在地上的两人。

“谢陛下。”

两人异口同声,起身时,膝盖还有些颤抖。

“一个少卿,也想妄图挟持德王,你们怎么看?”

想法是挺不错的,若真的将朱见深挟持走,以其为傀儡,那么或许真可能有一定的号召力。

闻言,于谦淡然开口,道:“穷途末路,黔驴技穷。”

“确实如此。”

陈循点着头,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刚刚感觉从死门关走了一遭。

“不过,那昌英,似乎也没说错,南衙仕林,对陛下或有些许不服,如那许彬这般不知变通的腐儒,不知凡几。”

朝廷的高层烂过了,而正在清理的中层,就需要通过科举等一系列措施补齐。

“那就憋着。”

朱祁钰揉了揉眉间,摇头道:“朕是想不明白,鞑靼头目怎么会去信这些人?”

相信他们能劫持到德王朱见深,还不如相信明天大明就会崩溃。

大明的防卫体系,最高等级防线便是神武卫,就算劫持了德王,还要面对五城兵马司、周边京营卫所、锦衣卫和缉事厂。

除非是指挥体系出了问题,朱祁钰自己作死,否则这种事情,在京城,完全没有可能性。

“陛下,宁夏大捷与此叛乱,信息可是相互连通的?”

于谦问出了他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闻言,朱祁钰看向兴安,随后摇了摇头,道:“缉事厂与锦衣卫还在磨合,只不过双方都恰好发现,否则,当前信息交汇,尚且无法如此精准配合。”

这话让于谦很是震惊,换而言之,就是缉事厂和锦衣卫有着各自的系统,并且在某种情况下,信息还会保持畅通。

在军伍之中,地方和中央都做不到如此。

“天佑大明。”

于谦不由得感叹。

“事在人为,他们恰好撞枪口上了。”

巧合是某种必然,朱祁钰继续说道:“许彬这类人,恰好说明太祖节文孟子的正确性。”

于谦和陈循彼此对视了一眼,不得不露出苦笑。

所谓孟子节文,就是朱元璋删除了孟子中的一些文章,删减之后,作为科举指定参考书。

诸如“民贵君轻”、“臣视君如寇仇”这类朱元璋觉得不合适的话,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

当然,完整版孟子并没有被限制。

而这一切,都是在朱元璋要废除丞相制的前提下进行。

朱元璋身为皇帝,虽然反感孟子,但也没有去搞什么文字狱,只是想通过从更改教材,让选出来的官员更符合自己的意志。

毕竟,朱元璋并不想和士大夫共天下。

私心是有,但是其方向,某种程度来说,是正确的。

拥有经典解释权的仕林,总会将经典中的民和士大夫排在一起,以偷换概念的方式,逐步去蚕食并获取权力。

“陛下,节文不得人心,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于谦直接用朱元璋删减的内容来劝说现在的朱祁钰。

闻言,朱祁钰更是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