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漠南行省(第1/2 页)

至于朱祁钰为什么不直接鼓励民营。

很简单,除了大明多是贫铁矿之外,还有就是民营开发根本没有节制。

就如朱祁钰没有直接下令关停各地民营铁冶一样。

堵不如疏,就算朱祁钰那么下令了,尝过甜头的民营商会也不会收手,大不了就偷偷做。

放着现有的民营铁冶,用官营去挤压,也可以保持一定的竞争力,说不定民间还有高手,可以给朱祁钰一些意外的惊喜。

“陛下,臣无异议。”

周忱听完陈循解释,便纳头拜下,这是比起自己那税法还要合理的一种循环,精妙之处,别说周忱了,其他人也十分惊奇。

钢铁工司虽然归工部管辖,但是税收为户部所有,除此外,工部也获得了收入分配资格。

这是共赢的局面。

“除了铁,盐也是如此,渤海盐业已经有了雏形,若是工部在铁冶上处理得当,往后盐业也会交由工部管辖。”

朱祁钰再次放出大手笔。

盐和铁,终究要归于朝廷,而不是皇帝私人产业。

带好头的作用,朱祁钰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皇室产业形成庞大的规模,不说别的,从朱祁钰这代往后就难以处理。

一边接受朝廷供养,一边自己借着产业大赚特赚,甚至还会涉及偷税漏税。

那不就是日不落帝国了吗?

闻言,周忱不由的心悸,感受到了圣人的魄力之后,突然有种老树逢春的感觉,奈何七十高龄了,该准备退休了。

只不过,在退休前这几年,就发挥一下余晖,也不是不行。

“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钢铁工司万无一失。”

周忱挺了挺胸膛,双手朝前一礼。

确定之后,那就需要周忱去捋一捋章程了。

“陛下,塞北之地,臣等以为,应该新立行省,再设州府。”

铁冶所的事情暂告一段落,王直便开口,引出大明领土的新规划。

相比那些毫无国界概念的邦国,明帝国拥有国旗之后,也同时确立了国家概念。

既然有国家概念,那么国境也自然而然需要。

不过,按照当前国境理论,除了周围的附属国,大明头顶上的北方,按理说,是可以归明帝国所有的。

此时的罗刹,也就是俄罗斯,还属于金帐汗国治下,一个小小的公国。

欧洲离大明太远,他们所分封的公国,可没有得到大明的承认。

所以,当前北方区域设行省之前,应该先设州府。

在场的尚书都不知道,按现在大明赶走脱脱不花这些领主之后,会北扩到什么程度。

别的就不说了,辽东现在应该叫辽地了,往外面,都是刘安部留下的一个个小部落,连领主都不敢产生。

因为地广人稀,所以暂时由辽东都司看管,以后三司设立在沈阳城,这是于谦提供的战略方案。

依照着于谦这类方案,北方其实和辽地差不多,除了以前的古地复置外,广大的草原可以徐徐图之。

待人口增长上去了,建城也并非难事。

“所以,新行省的名字确定了?”

朱祁钰抬眉笑着问道。

“漠南行省,三司可在朔方城、五原城、云中城,此三地中定夺。”

王直当即回道,这还是因为可能继续北扩的原因,才暂定的漠南。

这三地并不像是中原城池那样,现在的话,应该是残破的土城,皆在河套往北,过山脉便是。

汉朝曾经统治过的地方,有着文化基础,对于日后推行融合教育,有着一定的地利因素。

朱祁钰明确国家概念,但没有清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