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9章 国民级标准(第2/4 页)

经典,必须有持续的热度和曝光,要有话题性;也不止是一次触达用户的峰值强大,而是起势之后始终提供优质的内容持续触达海量用户。这一点是国内IP运营者经常忽略的一点,使得很多有可能成为国民级的IP没有得到长时间的运营,然后自然消亡。

实际上流量小鲜肉们的运营策略反而和国民IP神似,但小鲜肉们的内容提供又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很难构成IP。

与之相比,更容易孵化出国民级IP的就是动画和游戏,因为持续运营的时间长。连更十年以上的动画和持续运营十年以上的大型游戏不在少数,其中优质的内容能够撑得起大IP的骨架。

譬如《传奇》和《梦幻西游》,论持续触达人数都是天量的,但传奇想要称为国民级就差点意思,因为内容太单一,能够延伸的空间太窄。而梦幻西游就有这个机会,内容质量如何暂且不说,本身背靠超国民级的《西游记》,能够发散的点非常之多。

但他们又没有对应的影视剧能够形成联动。

影游联动总是被人认为是IP经济的商业闭环——通过游戏割草,其实认识到通过影游联动运营IP本身价值的才是高手。

然而涉及到内容的高质量持续输出,这对IP运营的考验不是一般的难,特别是在时间的洗刷下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像《喜羊羊》一样持续运营然后把自己弄糊了的,足以说明这条道路的坎坷。

由此可见打造一个国民级IP的难度,以至于国内IP市场火了好几年,但真正能称得上国民级而且适合授权的IP,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想一想“国民级”这个词,脑子里蹦出来的还是四大名著和金庸。

从这个意义上说,楚垣夕也不知道管辛是特别看得起自己呢,还是没按什么好心,打算从中取利,最后弄成什么样子不重要?

这个难度也是楚垣夕一直保持谨慎,从没有自称《乱世出山》是国民级IP的原因,顶多就是“有望成为国民级”。

就算一时的热度上来了,能持续多久?这个漫长的周期内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

特别是一个IP的价值凸显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化运作,也就是授权交易,复杂的交易很容易将一个准国民级IP的版权置于复杂的环境中。

比如一旦把《乱世出山》的游戏全版权注入到巴人游戏之后卖出去,是否会打断它向国民级进化的进程?资本家并不关心这种问题。如果买方开始关注,那还得继续加钱,以购买真正意义上的全版权。

否则,IP归卖方运营,游戏的收益归买方,那卖方为啥还要卖力的运营呢?

这并不是心怀叵测的推测,而是已经活生生发生过的事情,譬如说七彩映画工作室的国漫之光《我叫MT》。它的运营方为了断掉买方的根,宁可主动把这个极具价值的IP断头,也不让买方继续利用。而买方因为版权分割上的不利地位,再想买全版权已经来不及了,运营方不卖,就算想要自己出钱继续运营都不可得。

于是在利益的争夺中,一个IP被扼杀。那《乱世出山》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声叔会不会哭?

作为一个商人,楚垣夕是么得感情的,不关心声叔会不会哭。必要的时候他也可以掉几滴鳄鱼的眼泪,但实际上关心的是未来并购巴人游戏的潜在买家懂不懂IP生意的精髓。懂与不懂,合同中关于某些“一口价”和“优先权”方面的条款会差之千里。

因此楚垣夕半天没说话,他必须从生意的角度认真权衡管辛要求的授权会带来怎样的得失。顺着这个思路,把文旅相关的权利授权出去,短期看对整个IP的价值有很大的加成,但长期来看也不见得全是好事,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

不过楚垣夕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