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2章 糜烂(第2/2 页)

口气。

同时松口气的还有庞玉坤和封地的众多百姓。

至少这说明严重的干旱似乎不会发生在六州的土地上。

“虽说下雨了,但是这抗灾防焊的事情不能掉以轻心,这田间地头的蓄水池要加快建造,沟渠要加快开凿,尽量挽救损失。”

都督府中,萧铭对来自六州的官员下达命令。

为了避免损失过大,他亲自监督这抗旱防灾之事,这些日子李开元将大量的鸡鸭贩售给百姓养殖。

同时庞玉坤也下到民间,组织各州县的生产队进行抗旱,在报纸上,萧铭也下达了全民抗旱的命令。

现在下了一场小雨,说明青州的灾情不会很严重,虽说这一季的粮食会减产,但是百姓们糊口应该没问提。

而他储备的粮食也足够军队吃的。

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一直在让密卫关注雍州的形势。

现在朝廷针对雍州的情况已经调拨粮食救灾,同时向其他藩王征调粮食,不过根据他的了解,和他预料的一样,就像当时自己沧州之战征集粮草一样,朝廷这道旨意没有起到多大效果。

藩王们只是这个出三万石,那个出五万石打发朝廷。

他们此时恨不得看朝廷的笑话,不过这不是萧铭最恨之处。

因为根据密卫传来的消息,此次救灾粮只有一成到了百姓手里,九成粮食被长安和冀州官员层层盘剥,甚至李开元在市场上买到了冀州的救灾粮。

“大渝国官员糜烂至此,倾覆不过瞬息之间。”

在得知李开元购买的粮食中出现了救灾粮,庞玉坤悲叹一句,给萧铭留下了一个凄凉的背影而去。

而接下来的几天,庞玉坤更是疯了一样处理政务,田间地头,时常和可以看见他的身影。

这件事对萧铭的震撼同样很大,他没有想到课本上官员盘剥救灾粮事情如今真实上演,他也明白为什么每逢大灾,百姓要反了。

苦叹一声,萧铭只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封地上,这个腐朽的王朝正如一个风浊残年的老人一样,开始弥漫出死亡的气息。

而在上次和曹家的利益交换之后,曹家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岳云带着三艘盖伦船回到了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