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乔迁新居怎安排(第2/3 页)

妇唱夫随还是夫唱妇随 清水菊石 146 字 2024-02-24 11:57:37

家有举荐名额,可以不必像平民一样从院试乡试开始考,而是直接参加会试。崔崇瑜就是从会试开始的,他这个人心气高,就算是“放下身段”参加科举,也还是不肯丢弃世家的殊荣。

杨翁文清扬与他相反,他虽然也有免试资格,却是从院试开始考的。自院试开始他便一直以头名直到殿试,都是凭借真材实料,殿试上哀帝一是觉得他确实有才,二也是历来传统:状元都是出自书香世家,榜眼必是出生平民,探花必是出自氏族。

虽然规矩是这样,文清扬的状元却是有真材实料的,他所获得“三元及第”的荣称也一直喧嚣尘上,为世人所熟知,自诩“外貌与智慧并存”的崔崇瑜在这一点上对他也没有嫉妒之心。

可惜的是那一届的榜眼钱鸿盛,也就是王旭来宠爱的那个小太监连儿的亲爹,本就是平民出身,又因为铁骨铮铮不畏王氏父子,在金銮殿上一头撞死后还连累了家人。连儿小小年纪就净身入宫,牢记血海深仇时刻不忘报复王氏,最后在王旭来死后还坏了他的名声,他也算是个狠人了。

哀帝十二年的前三甲,死了一个钱鸿盛,剩下的状元和探花当年是好友,现在是“连襟”……

先后娶过同一个女子,也算是连襟吧?

慕扶疏站在四进院最大院子的门口,看着笑的云淡风轻的杨翁和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崔崇瑜。

他们都想住到这个院子。

这个院子是六进院的第四进,后面就是女眷住所,慕扶疏的“月影楼”就在这个院子后面。

慕扶疏看中“月影楼”是因为那个二层小楼后面有个湖,里面有个小亭子,坐在亭子里能看见月亮的倒影,所以那小楼叫“月影楼”,慕扶疏觉得很是贴切,名字也就未改。

四进院正对着“月影楼”的是“朗月居”。这是个品字形的大院子,里面有三个小院,正中间名为“品逸小筑”的院子也有个二层小楼,站在楼上能和“月影楼”二楼的人对话。

慕扶疏和三郎早就说好,“品逸小筑”是三郎住处,可是现在崔崇瑜和杨翁也看中了这个院子,另外两个小院可没有二层小楼,所以在屋子的分配上就出了问题。

其实对于慕扶疏和三郎来说,屋子也就是个给别人看的摆设,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是歇在空间的,“品逸小筑”正对“月影楼”,如果给崔崇瑜或者杨翁住了,那么“月影楼”里若是有什么秘密就很难保住。现在的屋子都是纸窗,晚上里面灯一点,人影在窗户纸上印的清清楚楚。不要说三郎偷摸过去她房间,就是慕扶疏在屋子里的一举一动也都会被对面楼上的人看去。若是不点灯就更难自圆其说,难道说她每天天一黑就睡觉?

进退两难间,三郎出面了。首先就是提出大娘明年快及笄,小娘子嘛,都有自己的,若是叫对面楼上的人看了去,哪怕是父女也是尴尬的事情。

说到“父女”两字,慕扶疏无意间瞟了一眼崔崇瑜。

崔崇瑜心情很是激动,心跳加速几乎要跳出胸腔。这表示大娘认同自己了吧?

杨翁笑眯眯的听完,指着左边的“希宜阁”道:“我住那里。”

崔崇瑜也指了下右边的“听风阁”,带着一个拎着包袱的小厮走了过去。

幸好这几间屋子管家都领着人抓紧时间收拾过了,里面家具摆设都齐全,甚至都摆上了冰盆。

管家是慕扶疏在买来的人里面临时任命的,此人姓李名世正,年三十,是个秀才,洛阳本土人,只因家中两老和幼子都有病在身,良田屋子全数卖了都不够看病,无奈只能自卖自身。

慕扶疏和三郎觉得他目光清正,说话条理分明,沟通管理能力颇佳,是个管家的好手,便将他一家子都买下,还预支了工钱给他请大夫,李世正是个感恩的,表示定将奉二人为主,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