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寿宴圆满成功(第2/3 页)

妇唱夫随还是夫唱妇随 清水菊石 146 字 2024-02-24 11:57:37

说什么一样。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交通很不方便,且故土难离。一般不是遇上重大变故是不会离开故乡的。就连大隋之前连年灾荒和征战,百姓们离家逃难,之后三郎登基,大隋渐渐平定,百姓们大多选择千里回乡,愿意留在异乡的极少。

三郎轻轻巧巧一句话,不是普通的迁徙,而是移民。在这个时代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杨允浩以为三郎在开玩笑,但是三郎的神色很正常,杨潇脸色也有些发白。关于那些死犟的倭人原住民的倔强他很清楚,其实这种人棒子县也有,只是比较少而已。因为棒子县比日本县落后的多,两百多年前隋炀帝打到那里时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那些所谓的“贵族”其实就是一些当地小奴隶主。要知道大隋统治之前的两县连个正经文字都没有。现在棒子县的百姓都学习大隋文字,说大隋雅言,已经很少有人说朝鲜土话了。

关于让那些不肯低头整日想着复国的倭人去挖煤,还是慕扶疏出的歪主意。两国语言不通,且相隔千里,倭人去了棒子县这辈子就别想回去了。

杨潇和杨允浩都是苦笑连连。

不说杨潇敢不敢接收那些顽固分子,杨允浩也头疼怎么把那些人弄去棒子县啊!数千人靠两腿走的话,估计半年一年的也走不到吧!

使臣们都被三郎的“凶残”吓到了,不过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前倭国公主“借”了大隋的山头做了盗匪,没想到皇帝杀了人家不算,还要连根拔起。虽然日本县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划入大隋版图,可人家怎么说也算是“前朝贵族”,赶尽杀绝不好吧……

三郎不语,杨允浩和杨潇面有难色。慕扶疏微笑道:“允浩可是在担心如何将人迁到棒子县?”

杨允浩连连点头,一脸希冀的看着皇后,满眼都是“圣人是不是喝醉了皇后凉凉求解围”

的表情。

“允浩回去后统计一下人数,到时候自然会有船只过去接他们。”慕扶疏转过头看了眼三郎,三郎微笑着哄着三郎,她便接着道:“未免骨肉分离,不分年龄大小都一齐上船。”

果然是要赶尽杀绝。

听见的人都缩缩脖子,觉得上面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夫妻顶着那样一张漂亮和善的脸蛋说着那样绝情的话真的好吗?都忍不住齐齐打了个寒战。

慕扶疏和三郎都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过分,一个是熟知前世历史,对那两个国家没有一点好印象,一个是看过史书且对老婆忠心不二爱屋及乌,这两个国家哪怕现在已经被灭了,但是只要一想起还有余孽就想狠狠虐是怎么回事……

帝后的话说出口自然是没有更改的,杨允浩和杨潇相视苦笑,口称“臣遵旨。”

接下来就是很友好的会晤,使臣们提出各种要求,其中包括要求派人来大隋上学,还有要求装电灯的、学习各种使他们眼花缭乱的技术的……

三郎只含笑点头,很温和的说道:“只要是我大隋子民,自然都可以享受这些。”

言外之意不是大隋子民就算了。

这些使臣有的是附属国来的,算是半个大隋人(附属国是指依附大隋而生存,每年上贡,但自己有称“王”的那种小国),还有就是像纳入大隋版图的棒子县日本县,他们的统治者还是大隋皇帝,不过是委派两位城主直系领导。因为大隋内部原因,几十年来这两个县倒像是成了国中国,杨潇和杨允浩两位城主从他们的爷爷那辈开始就比藩王还舒服,因为不用纳贡,也不用隔三差五来长安朝贺,如今的形势逼得他们不得不低头,且还得俯下身子。

大隋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没见突厥几乎被灭了族?如今剩下的不多的突厥人也被大隋“迁徙”过去的汉人们“教化”了,整日的在草原上养着牛马羊供大隋百姓使用,要知道以前只有贵族能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