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蓬勃发展的大隋(第2/3 页)

妇唱夫随怎么理解 清水菊石 146 字 2024-02-24 11:57:37

金银。很快崔崇波便带着卢氏搬除了长公主府,住进了属于自己的院子。

卢氏在当家这件事上不愧是世家出生,将两人安顿的妥妥的,杨惟爱代表崔崇瑜出了贺仪,慕扶疏自然也对自己的“大伯”有所表示。

乌飞兔走,转眼已是阳春三月,长安城中已经能看见三三两两的自行车三轮车和人力车穿街走巷。很多主干道早就浇上了水泥,橡胶车轮跑起来一点都没压力。

自行车自然价格自然是不便宜的,铁和橡胶都属于贵重物品。

很多富家子弟觉得这种车子骑出去比骑马拉风得多。尤其是在书院读书的学子,很多走读生都买了自行车,放学时一涌而出上百辆车,也是长安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慕扶疏已经在考虑成立交通局的问题,长安城主干道虽然比较宽阔,十字路口也多,交通事故必较容易发生,虽然不像汽车那样有破坏性,自行车马车撞了人也会受伤。

这件事自然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朝臣们去做,目下最要紧的是必要的科技改革。

发电机已经在持续研究中,蒸汽机也在反复试验。

至于缺少的原料……慕扶疏和三郎已经将空间里的地理翻烂了。首先将目光投向日本。

日本现在的土皇帝杨允浩,怎么说也是杨家后人,他对于大隋朝的抵触并不大,只要他的地位不动,其他都好商量。

慕扶疏和三郎分析了一下,在日本的矿藏中,煤、石灰石、硫磺以及铜、等的蕴藏量相对较大。而日本现在最大的缺口是粮食类,慕扶疏答应“千里迢迢”给他们送粮,要杨允浩用矿藏来交换。

而对于杨允浩来说,除了黄金白银,他没觉得其他那些东西有什么用,要说铜铁吧,还能打造武器,石灰最多也就能刷墙,那煤啊硫磺之类的他根本就不知道那有啥用,既然皇帝喜欢那就拿去呗,左右他们也得了实惠。

于是皆大欢喜。

大隋离日本最近的港口是渔阳,就是现代的天津蓟县。渔阳自古以来就是港口,去年年底的时候三郎派人去渔阳将港口重建扩大,并且在附近造船,如今已经造好了数十艘在这个年代来讲相对比较大的货运船只,不同的是这些船只上面装备有火炮,而作为主力发动机的蒸汽机,还在最后试验阶段。

现在的蒸汽机所需要的燃料主要是煤,所以慕扶疏才想着尽快的和日本进行粮食交易。每年的阳春三月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去日本,说不定能直接买下几个煤矿。

没人比慕扶疏和三郎更了解日本哪里有煤矿。日本地图就在他们手里,不管是唐代还是宋代还是现代,他们都有。到时候找几个煤矿资源丰富的地方一圈,荒山野岭的想必杨允浩也不会要高价。

三月初三是踏青日,三郎和慕扶疏决定带着阿照出宫踏青是个好主意。

阿照四个月不到,已经会坐起身,正在朝爬行努力。他比四个月的孩子大了许多,和杨惟爱家的双胞胎相比也毫不逊色。他记性极好,不但认人,还分的及清:爹娘是第一重要的,如果爹娘在,其他人不要妄想碰她一下;爹娘不在,阿依帕夏、莲叶和偶尔进攻的杨惟爱是首选;其他诸如抱琴等人,对不起,除了换尿布,其他时间一律不需要她们。

杨惟爱私下曾问过慕扶疏,是不是仙人弟子生的孩子也有灵根?把慕扶疏笑的肚子疼。阿照不过是比其他孩子聪明一点罢了。他虽然四个月,加上空间里的时间起码要十来个月了,如果这个时候阿照开口叫人她也不会惊讶。

长安城郊外有好几座有名的寺庙,三郎他们经常去的是弘福寺。这里也可称是皇家寺庙,因为大隋朝有好几个皇室在这里出家。

这个时代没有了唐玄奘,佛教也没有唐朝那样鼎盛,但大隋只有佛教道教两个大教,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