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大娘的负面情绪(第2/3 页)

李咏夫唱妇随 清水菊石 146 字 2024-02-24 11:57:37

一壶酒,

将寂寞,绵长入口。

大寒夜,山那头,彤云出岫,

小炉边,那首歌谣

不经意被写就。

白露前,麦未熟,

恰是初秋,

约临走,将柴扉轻叩。

岭上霜红也浸透了眼眸,

那首歌,哽在喉,

沉默不忍回头。

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

雨未停的时节,

煎茶试新叶,

让光阴,杯中交叠。

茅檐下,水如泻,沾衣未觉,

研开墨,芒种刚过,

歌写至下半阙。

春分后,花未谢,

尚可采撷,

却低首,问是耶非耶?

枝上残香也覆盖了眼睫,

谁和着那首歌,

刚吟罢的第一节。

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

卿已老,忆采薇,

草未凋,又抽穗,

问斯人,等到野火燃尽胡不归?

昔我往,杨柳垂,

今我来,雪霏霏,

问故人,可记当年高歌唱《采薇》?

这首歌很长,三郎静静地听慕扶疏唱完了,亲亲她的发顶:“唱得真好。”

慕扶疏的声音清冽悦耳,穿透力不强却很柔和,仿佛在随意哼唱般将整首歌不经意唱了出来,三郎听着却觉得很有深意。

白天百姓们唱的《采薇》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有名的诗句之一。

慕扶疏演唱的《采薇》比较直白,没有战争的残酷描写,却从侧面写出了女子一生守候征人的心情。雪天的一壶酒,春日的一壶茶,年年四季轮回,盼啊盼啊,几乎盼的忘记了时日,从初嫁盼到垂垂老矣,远方征战人还是毫无音讯……其实这么久,哪有可能还活着?只是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还在固执着守着一份不可能的执着的而已……整首歌无一不在述说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在思念着远方的征人,最后却成了泛黄的画卷,征人还是没有归来,她还在苦苦等待……

一曲唱完,两人久久不语。三郎搂着慕扶疏,低声道:“你不喜欢打仗,我也不喜欢。”

慕扶疏的心再大,也抵不过那么多人在她亲手制造的武器下粉身碎骨。说起来他们于她并没有深仇大恨,不过是现在的身份不同而已。突厥人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若他们赢了,死的就是洛阳城中的人。

可是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子儿女的,在突厥也是有家有室,有等待着他们归去的亲人,如今他们却永远的沉睡在了洛阳城外,尸骨无存。

他们家中的女人也有可能像歌中所唱一样,一年年的等待,抱着一份不可能的希望,直到老去……

慕扶疏心狠也心善。她已经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