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古代第一个春(第2/4 页)

妇唱夫随男声版 清水菊石 146 字 2024-02-24 11:57:37

是没有这本的字有气势又端方,临着临着就忘乎所以,等到杨翁拿起她写的字,看的眼珠子几乎要瞪出眼眶时才反应过来。

杨翁彻底被打击到了。

就算一开始认为大娘出生不凡,但是跟着慕仲君和林氏长大又没受过系统教育,就算有些见识也不可能样样精通。“生而知之”的人只有传说中才有吧。

慕扶疏只是愣了下,淡定地道:“我从三岁开始练字,日日不辍。”她完全无负担的说道:“没有纸我就用毛笔沾了水在石板上写,每个月都要写秃一支笔。”

三郎想起在河边见到她时确实是在练字,不由赞赏地点头。

杨翁舒了口气。三岁练字,日日不辍,一月就写秃一支笔,对一个八岁女童来说多么不易。他目光扫过三郎,觉得自己对三郎还是太宽宏了。

三郎头皮一紧,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第一天的课就这样在三人单独系统的学习中度过,除了一开始的那篇《东方未明》。以后的课程都是杨翁因人施教,阿猪重点是《三字经》,慕扶疏是习字,三郎学的比较杂,课业也重。慕扶疏看到他的书有《大学》、《论语》、《中庸》……看得她脑仁疼。她觉得自己还是写写字绣绣花就好。

天气越来越冷,第一场雪化了没多久,第二场雪又来了,这时候已经接近过年,慕扶疏看见林氏在家里做麦芽糖,才知道还有十来天就是除夕。

这是慕扶疏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这时候的规矩还没有那么多,但是除尘贴福字贴对联是有的。进入腊月二十就有很多乡人找上门来,当然是来找杨翁的,因为他的字写的好,央他写对联和福字。杨翁来者不拒,全部满足要求。乡人也不空手,拿了鸡蛋蔬菜等物作为交换。阿猪和三郎、慕扶疏帮着裁红纸,热闹了好几天。

腊月二十六,村里有人杀年猪,慕仲君买了好些肉回来,林氏煮了些,又腌了些,剩下的慕扶疏想做腊肠,可是林氏不会。现在杨翁住在家里,她不太好出头,可是想起法国香肠和腊肉,她还是觉得应该试一试。虽然她空间里有一些存货,总有吃完的一天。好在林氏对做吃食还是很有经验的,在缺少调料的情况下居然做出了腊肠!慕扶疏将灌好的腊肠挂在厨房,用烟慢慢熏着,期望正月半的时候能吃到。

腊月二十九,慕扶疏突然想起剪纸。以前她学过一些简单的,比如双喜什么的,复杂一些的就没有尝试了。空间里有视频教程,她花了半个晚上学了二十几种复杂的,第二天便问林氏讨要了红纸兴致勃勃的剪起来。林氏只当她闹着玩,看见成品后连声惊叹:“大娘真是聪慧!”居然舍不得贴在门窗上。最后多贴在了屋子里。三郎也得到了两幅,一副喜鹊登枝,一副年年有鱼。他郑而重之的贴在了衣柜和炕柜上。

杨翁对于慕扶疏做的手工类作品没有反应,他以为女子会女红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对于慕扶疏的剪纸作品也只是赞叹了一番她的巧手便忘抛之脑后。

大年三十那天,慕扶疏没有进厨房帮忙,她现在还没有灶台高,就不去添乱了。林氏和慕仲君也舍不得她干活。倒是三郎帮林氏担水洗菜,忙得出了一身汗。

慕仲君烧了一大锅水,年三十是要洗澡换新衣的,意在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慕扶疏只要了很少一些水意思意思,她习惯在空间里洗澡。

洗完澡吹头发时慕扶疏发现自己长高一些,身上有肉了,脸色也红润细腻,镜子中的小萝莉和几个月前那个面色发黄头发干枯的大娘完全不是同一个人。

她仔细想想,自从搬了新家后就开始下雪猫冬,除了杨翁和三郎,她和村子里的人都没什么接触。而且她总觉得慕仲君和林氏下意识的将她关在家里,就是杨翁也不怎么愿意她到外面去。也许是因为她精致的容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