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未雨绸缪(1)(第2/3 页)

双眼睛在注视着他,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别人的圈套。当干部的人,最忌讳被人诟病,特别像徐大官这样的干部,一点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将前程毁于一旦。

好在孟小冬所在的企业深知她背后站着的就是徐大官,因此在她入职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她的户口和住房都解决了。

有了户口和住房,才算得是个真正的深圳人。

就在孟小冬准备好好工作,发誓要替徐大官争光添彩的时候,她所在的企业要改制了。

所谓改制,就是将原来国有的企业改成民营,卸下职工包袱,轻装前进。

所有人都明白,改制是富了一小部分人,剥夺大部分人的权利。因此改制要想成功,首先就得取得上级领导的首肯。没有领导意图,就算破产倒闭,想进入改制的程序也万万做不到。

徐大官做副市长的时候,恰好就是主管发改委这一块。

报告送到徐大官办公桌上,接连三次都被打了回来。企业领导灵光一闪,就想到了孟小冬。

孟小冬拿着改制报告和方案找到徐大官的时候,徐大官沉吟良久,叹口气说:“小冬,叔叔可能是最后一次帮你了。”

徐大官留下报告,约谈了企业领导人,一个月后,改制方案出台。

企业改制,孟小冬与其他员工一样,失业了。就在她惶恐不安的时候,徐大官把她叫了去,拿出这份股权委托书,让她签字。

孟小冬深知徐大官不可能挖陷阱让自己跳。毕竟他是父亲的老朋友。任何人做人,宁愿在他乡得罪千万人,谁也不愿意在老家哪怕得罪一条狗。

徐大官在要求她签名的时候告诉过她,只要股权顺利易手,孟小冬可以获得全部股份三分之一的收益。

这句话没写在委托书上,当初孟小冬想提醒要不要加上这一条,但徐大官一直视而不见,并且在她签完字后,给了她一张银行卡,告诉她里面的钱全部归她所有。

孟小冬悄悄到柜员机上查了一下,一连串的数字几乎将她吓晕过去。她这辈子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她知道徐大官给她这笔钱,目的就是要她保护好手里的股权。

手里有钱,又持有未上市的股权,孟小冬几乎是一夜之间变了身份。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一跃而成为名媛会的一员。

深圳的名媛会有几个大圈子,主要是一帮官爷的太太小姐组成。除此之外,时尚的名流圈子也有名媛会,但孟小冬却不愿意参加。她加入太太小姐的名媛会,在于她曾经被徐大官带着出场过几次,因此她正式加入进来,一点也不陌生。

事情往往会在风平浪静中产生旋涡,孟小冬再次被徐大官叫去的时候,她看到徐大官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像个一夜衰老了几十岁的老头子一样,嘶哑着声音告诉她说:“小冬,叔叔可能遇到了人生的瓶颈。有人想置我于死地,看来我无力回天了。”

孟小冬被吓得花容失色,在深圳这块地方,没有徐大官罩着,她孟小冬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片黑。倘若如徐大官所言,孟小冬便觉得世界末日来临。

徐大官到底是做过大官的人,临危不惧,且气度非凡。他交代孟小冬去香港找一个叫于甜的女人,却不告诉孟小冬,于甜是他的什么人,甚至连于甜是做什么的也只字没有透露。

他在抽了几支烟后,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小冬,今后就看你的了。”

孟小冬听到这样的话想哭,徐大官的话里透露了许多的无奈,其实也就是在告诉她,今后的一切,都在孟小冬身上了。

那次谈话后不久,徐大官就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再次听到关于他的新闻,已经是孟小冬找了梁大地结婚,把股份转移到了他名下以后了。

要说这股权转移,还是孟小冬心里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