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话题(第2/3 页)

“呃,这些是真的,不过干将莫邪是传说,哎呀我说不清楚了,你们自己去查吧……”

“原来青铜剑不是一体的,剑锷和剑刃是可拆卸的,然后还要加柄,缠绳,我以前一直就奇怪,博物馆里看到的青铜剑怎么那么反人类,拿都不好拿还怎么打仗!”

“其实……我觉得这算是给各家博物馆提了个醒,除了给我们展示文物,还应该展示一下复原后的文物当时的真实面貌,这问题我也纠结了好久,原来真正装配好的古剑是这个样子的,那就是妥妥的杀人利器没毛病了。”

“其实铸剑那个小细节,就能够看出姬光的野心了,莫邪剑上的鸟篆‘吴王光自乍’几个字,就很说明问题了,那时候他还不是吴王呢。呵呵,政治家的节操……”

“社会社会……”

“我认为姬光的做法没毛病,你不能不承认阖闾带领吴国走向了强盛,后来打得楚国喊爸爸!”

“可他杀姬僚的时候理由是什么?穷兵黩武!他上台后自己怎么做的?这不是立了牌坊当婊子吗?”

“额这一幕很熟悉呢……另外我感觉楼上要被星号两个字……”

“要我说勾践更厉害,后来勾践不也打得他喊爸爸!”

“那是勾践太阴毒!送烫过的谷子给吴国,特么这主意谁想出来的?”

“阖闾不阴毒?不阴毒先派专诸刺杀姬僚,再派要离刺杀姬僚的儿子庆忌?”

“靠,这两件事是有关联的?”

“啊?哈?原来你没看过《刺客列传》?”

“老子玩过《刺客信条》!咋咋地!你不能因为我书读得少就看不起我……”

“你们没发现吗?电影里多少人死于鱼肠剑?其实还有隐笔。”

“什么隐笔?”

“瑶姬不是将鱼肠改名叫毒缕吗?我去网上查了,后来吴王阖闾赐给伍子胥自尽的那把剑,名字就叫属缕!”

“我的个去!这编剧可以的,这点小细节都不放过?”

“还有还有,后来勾践灭吴后,也把这剑送给了文种,文种仔细辨认后,发现是伍子胥自尽用的,便明白了勾践的意思,也自杀了。”

“我靠!”

不管怎么说,《干将》好评如潮,年轻导演司星准,从纯讲故事商业片,转到挖掘人性的严肃作品,的确是做到了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突破了传统古装历史片的束缚,让人耳目一新。

电影一个成本收益比大体的算法,一部电影要保本,票房必须在成本的三倍以上,因为院线和税收会抽走一大截。

《干将》的票房和《蜀山》这种自带粉丝的IP大戏没法比,首日票房仅两个多亿,一周的排片期估算下来,堪堪能收回成本。

然而在上映的第三天,票房突然来了一个高开,近四亿的成绩,逆势走强。

因为国内第一大报,在当天刊登了评论员文章,然后第一媒体的每日新闻里,也朗读了该篇报道。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影视剧中的历史》。

文章中严厉批评了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炸飞机等影视剧乱象,也隐晦地对各种古装戏肆意改编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极不尊重,对中华民族在血雨腥风中顽强抗争的先辈们的无耻玷辱。

这些的确是高层大佬们的痛点,精神文明不是这样抓的,但是又拿不出强有力的东西来说事儿。

现在好了,瞌睡送枕头,原来不是做不到,而是没人去做。

于是说完反面说正面,文章高度评价了《干将》对历史的真实还原。

里边的服装,道具,历史事件,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虽然是以一个传说故事为基础,但却和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发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