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女尼静璇(第2/3 页)

个严守清规的和尚给捡了,自己的日子哪里会有如此的畅快啊!

……………………

女尼端起茶杯,先是在鼻尖幽幽一闻,然后轻啜一口,继而在齿颊间回味留香,动作姿态赏心悦目之极。

“确实是地道的庐山云雾茶,只是这茶叶在采摘的时候晚了些,晒茶的时候燥了些,煮茶的水又沸了些,因此味道便差了许多,此茶只能算是中下之品了!”女尼皱了皱眉,喃喃言语道。

李易是喝云山上的泉水过日子的,所以对饮茶并不太懂,但见女尼才小饮一口,便饮出这么多玄机,当下禁不住的朝着杯中的茶叶观望一番。

女尼见得李易动作,面上微微一笑若朵百合花儿寂寂绽放开来,女尼道:“此茶虽只是中下品,但庐山云雾乃是九州十大名茶之一,又是九州五大云雾茶之首,(备注1)因此味道也是很不错了的。”

我倒是想喝,就怕喝的时候你又要念咒,李易腹诽道。

似是明白李易心中所想,女尼双手合十,道:“贫尼自幼受恩师教导遵循佛理不得杀生,道友非我佛门中人,却是不需如此的。”顿了顿,女尼又道:“当然,若道友在饮茶之前也为那茶水中的八万四千虫超度一番,那是最好不过了!”

听得女尼如此言语,这杯茶李易哪里还喝得下?正待摇头间,李易见那杯中茶叶浮沉不歇,颜色慢慢由绿转黄,于是便道:“师太,你既是念《往生咒》,为何只为茶中的八万四千虫超度,不为这茶叶超度?”

女尼一怔,似乎并未料到李易如此一问,不过转瞬间便有了答案,道:“南无阿弥陀佛,《大般涅槃经》中我佛有言:米谷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

古代佛教没有动物植物之分,只有“命”“我”之分,“命”者大约是生命,“我”者大约是意识,古代佛教认为米谷草木是没有生命意识的,不在“众生”之列。

李易端起茶杯,凝视着茶叶在水中缓缓移动,摇了摇头,道:“师太此言小道却是不敢苟同,既然谷米草木无命,为何可由一种一苗而成长至开花结实?既然谷米草木无我,又如何能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甚至度过天劫化形?”

云山派儒道双修,于佛法泛泛的很,不过李易却知道,其实植物也是有生命意识的,李易不过是借着一些修真界的话语说出来罢了!

为什么?生物书上说过的!呃……又借着后世的泛滥信息来欺负古人了,李易摸了摸鼻,很有点做贼心虚。

…………………

女尼道了声“南无阿弥陀佛”后,陷入了沉思。

女尼自幼受名师教导,佛法修为皆是通透,身为一个虔诚的比丘尼,女尼自然对佛教经典信奉不疑,从懂事起便是忌杀食“众生”,只吃些米谷草木之类的食物。

可如今眼前的这个小道士居然说米谷草木也是有“命”有“我”,在“众生”之列,还说得头头是道。

一句句佛云在女尼脑海中如流水一般的闪过,女尼总觉得并不能很好的回答李易,在良久之后,终于女尼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来,如那终日的阴霾见得了阳光的明媚,道:“佛经《十诵律》上说:草木可谓种子。者,谓生草木众生依住,是众生以草木为舍。亦以为村聚落城邑。”

意思便是说,草木能成长并非有命有我,而是因为草木乃是众生所依附的住宅,树林是众生居住的村庄,即“”。

女尼让李易吃不成鱼,喝不成茶,李易让女尼愁眉不展,总觉得心里平衡了些,李易哪能就此让女尼“过关”?李易嘴角抽出一丝笑意,道:

“世人有肉身,亦有灵魂,若照师太所说,岂非世人亦不在众生之列,不过是灵魂依附于,灵魂以为舍罢了?”

草木是否在众生之列,本就是一个争论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