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隐患凸显(第1/2 页)

我当的哥那些年结局 吾爱杨 180 字 2024-03-19 22:01:35

王辛民的计划并不复杂,因为手握当年的合同条款,他准备兵分两路,一面去找区政府,一面去找现在土地的使用人。

给他们施压只是手段,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得到补偿款。

即便不能取得经济上的直接利益,这几天观察下来,他也搞清楚了人家现在正准备利用那块地改建成停车场。

我们身边很多的小事,平素都是极其容易被人忽略的。

停车场就是这样,在杨瑞这帮人没有搞停车场的时候,面对两个水塘,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治理一下这两个水塘,而极少有人会反其道而行把水塘填平改成停车场。

但王辛民在看到了之后,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如今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他甚至可以预见到,一旦这个停车场建成投入使用,周边绝对有很多车主会选择停在这里。

不仅如此,这个地方距离重庆路是很近的,再怎么拐,也不过一千多米的样子。

而在重庆路,最多的就是销售各类汽车的4S店。

就算这个停车场没有附近居民停车,也可以跟4S店联系,包月给他们做库存车停放之用。

不管怎么看都是一块极其稳定的收入来源。

所以,王辛民的小算盘打的很好。

如果区政府的态度很强硬,他们不介意到市政府上访,如果再不给他们满意的答复,去省里,去北京也无所谓。

如果区政府妥协,让他们跟目前的土地使用人交涉,那么至少要从他们身上啃下一块肉来。

再者,也就是最好的结果,就是直接重新获得这块地的使用权,自己来经营。

当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周边的这些亲戚朋友之后,立刻获得了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不过,在这帮人里头,始终有个人一言不发。

“梅忠,你有什么想法?”

王辛民发现王梅忠的异状,便问他。

王梅忠虽然比王辛民小一辈,但年纪也是三十五六即将奔四的人了。他父亲是王辛民的远方堂兄,大小关系就不错,是以,王辛民这次也喊上了他。

王梅忠对整件事的始末是很了解的。

都是亲戚,就算他知道王辛民的这种“刁民”做派,因为骨血关系他只能支持。

可是,他却不太看好王辛民的计划。

因为,他看到了一些王辛民所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五叔,前两天我也路过那个工地看了看,那个工地现在是一帮小哥(青岛方言:混混的意思)在那看着,你想想,人家能绕过咱拿下那块地,同时又找了一帮小哥看着,这是什么势力?和那样的人打交道……能行?”

王梅忠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说出来,是为了给他们提个醒,别潮水都没摸投就一头扎里面,到时给自己弄的难看就不好了。

“民不与官斗”,那是古时候,草民告官,先给你屁股来三十大板不解释。

如今法制社会,“官府”不会打你,它会跟你讲法律讲道理。

但人家看场的是帮小哥啊,说你有合同条款?不说那合同已经过期了,就是没过期,估计他们只会跟你耍流氓。

王辛民听罢眉头一皱,这个信息他了解的并不清楚,如今听来,他也有些忐忑了。可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点风险算得了什么?再说……小哥而已,他们村里又不是没有。再说他们主要针对的目标是区政府的相关部门,是他们违规在先。

想到这里,王辛民定了定心思,又详细地安排了一下,第二天就准备去找区政府了。

--“老吴啊,之前租那两个池子的人今天上午去区政府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