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忙碌的董贵(第1/2 页)

我当的哥那些年结局 吾爱杨 180 字 2024-03-19 22:01:35

杨瑞和老郑在青岛忙着,董贵在和田也没闲着。

相对于杨瑞和老郑还有个照应,董贵自己在和田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在一个市场里,周边都是同行,谁家做生意实诚,谁家的东西好,谁家惯用以次充好,谁家价高质劣,董贵心里多少都有数。

共享珠宝这个平台,他是发起人,但把这个项目从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变成可以实现的,却是他们仨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尽管最终讨论的结果,是要做一个平台,作为珠宝商、用户、银行、保险公司四方面的联络人,但是董贵却觉得自己始终就是一个珠宝商,他提出这个概念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家玉石的销量。或者说,让那些有价无市的珠宝动起来,省的放在库里只能当成一块石头,用来接灰尘。

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将平台的货源尽可能的扩大。

因为只有货源款式充足,用户的选择越大,才能保证平台的平稳运行,总不能用户看中一款珠宝,结果却是没货吧?

不过,董贵也是人,是人就有私心。

按理说,想要扩大货源,最便捷的路子就是去联系和田的玉器行会,只要他放出风去,对这种扩大渠道的好事儿,谁不想来掺一脚?

不过是放几张图,写写介绍什么的,鉴定有国检摆在这里嘛。

但董贵并没有这么做。

什么业内行会,说白了交钱就能进的,董贵一来也讲究一个远近亲疏,二来也不想一开始就弄的良莠不齐。

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他这个年都是在云南过的。

和田就那么大,它是羊脂玉产地不错,但是国家已经对玉石开采实施管控,并不是在和田你就能随便开采玉料。现在玉石商人们手头上有的,品质高的那只能是经年的存货。现在市面上宣称的和田羊脂,假的太多。

董贵主营白玉,但如果放到平台层面,单一的品种自然是不行的。

除了和田的白玉,入股平台内能多一些翡翠以及金银钻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作为一个玉石商人,懂行只是其一,他同样应该具备超出平均水平的审美。

打个比方,有客人想要购买首饰或者摆件,但他并不懂什么品质品级,也不知道什么造型有什么寓意。如果只是从出货的角度来说,客人乐意买啥就买啥这个没错。

可是服务是有一个“延续性”的,如果玉石商在这个环节为客户讲解一下,什么样的服饰搭配什么样的首饰,什么样的摆件迎合什么样的家装风格,什么样的造型有着什么样寓意。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闹不少的笑话,一身职业妆扮戴一款复古造型的首饰,欧式风格的家居摆一个观音香,求平安的镇宅器你给弄一貔貅,不搭调也不合适,更不负责。

同样的,将这种服务延伸一下,能来平台租赁珠宝的,不可能只选羊脂玉,如今更流行的各类翡翠,金银钻饰,补充进平台也会给人更多的选择。

“董老板的意思我明白,但是你说的必须过国检这一块,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现在我们这边要是想送国检得去深圳。咱们这么说,鉴定机构哪儿都有,何必非要国检?出个证书不就行了?都这么弄,我们会很被动啊。而且,那个平台究竟怎么样,咱们也都说不好,能不能行,能做到一种什么程度,你这边只是给我一个构想,对不?换句话说,您说的都是最佳的情况,具体会不会达到那种效果,我们谁也不知道,咱们做生意不能光想好的,万一做不好呢?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做翡翠的,您说的那个渠道,多了不多,少了不少,影响不大。”

“黄总言重了,咱先说国检这个事,看起来似乎很繁琐,但您做了和不做绝对是两个概念。我不是质疑你货的品质,既然大家都想做好这个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