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指数狂飚,千股涨停(第2/3 页)

更没有这样做的冲动。而且目前股价跌破净资产的大约200家公司,好公司数目寥寥,大部分都是现金流不足的、业绩平平甚至绩差公司,这样的公司又缺乏回购的资金。

分析人士认为,回购出台的主要意义在于为股权分置改革配套。一方面,公司回购则有利于形成缩股效应,从而减少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带来扩股效应的担忧。另一方面,有一些业绩不错的上市公司由于担心股权变动影响自己的控股地位,对股权分置改革没有兴趣,通过回购这种方式,则可以产生一定的对冲。

据了解,在海外证券市场,回购被上市公司广泛采用。例如香港市场上的中国海外发展近期就不停地在市场上买入自己的股票,某大型企业集团下属的一些小型独立上市公司,也曾通过回购重回私有化状态。但是进行回购的公司往往出于多种目的,有的是在公司实际价值远远高于股价的情况下,公司觉得上市维护成本大,市场交投不活跃,套利空间较小,从而通过回购实现私有化。业内认为,从目前中国经济及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暂时还难以让企业产生回购意愿。而且,有股民担心这种市场化的做法移植到了国内市场后,会变味变形,演变成上市公司变相炒作自己公司股票的手段。

因此,这种观点的结论就是——回购虽好,但没卵用……

当然,也有一些乐观的观点,认为这是政策性利好,是高层面临千点大关被击穿后紧急出台的护盘措施,其利好效应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是针对市场的一剂猛药,短期内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证监会公开鼓励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是明显的政策性护盘措施,它至少代表了市场的两个信号:一是市场已经跌到了进入净资产以下满足上市公司回购的条件,二是证监会和相关市场对1000点大关位置的重视,首次动用政策做多,以解决市场预期较悲观的股票供应压力问题。

另外,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不会对二级市场形成压力,所以这是当前最有价值,同时也是最具操作性的一种方案,回购行为的实现要求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相当高,股价跌破净资产等,比如近期逆势走高的南京新百就是回购概念的代表作,一旦质优的上市公司实现回购,必然增加市场对优质上市公司投资的信心。

因此万望投资有一位乐观的股评家认为:“这个试点方案的出台还是为了遏制境外炒家刻意做空中国股市,保障基金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理解,只要有这个法规的存在,而不是去让每一家上市公司都实行回购(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方案的存在,使得大肆融券做空的境外游资有了三分忌惮,至少不敢大肆做空蓝筹股。一旦出现所持品种回购方案,(正常情况下可能是预计上市公司流通价格太低,低于净资产折价交易的情况,上市公司就有可能启动回购措施),做空机构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这样一来,市场的底线就明明白白地摆在净资产上方,而面对跌破净资产的201家上市公司来说,他们自然成为市场做多的首选品种。这类品种又多分布在钢铁、水泥等饱受宏观调控之苦的品种当中。”

另有新京报的分析人士发表文章,称至今为止,基金联席会上的6大利好已有两个兑现,而后续四大利好也有望在近期兑现,这些密集的利好,有望成为终结熊市的利器。

据网上流传的消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在上周末的第29次基金业联席会议上透露了6大举措,一是将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二是允许上市公司买基金,但会规定他们持有基金要有一定的期限,不能今天买明天卖,三是将扩大入市资金,动员其他机构入市,四是将实行股息税的税收优惠,五是将成立投资者保护基金,而且数量会很大,六是批准商业银行成立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