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明月清风(167)一更(第2/3 页)

我上这个干嘛?贺他什么呀?本有太平日子过的,突然凑上去,叫皇太极想起这边还放着个钉子呢,再给自己下个明旨暗旨的,我倒是图什么?

叫他们忘了我,叫大明也忘了爷是从哪来的,爷才有好日子过,你懂个嘚呀!

说着话,就叫小豆子,“……上次信王府送来的那个笔洗,你给林子年送过去。就说我不爱那劳什子,知道他眼馋,送他了……”

信王妃是自己的姐姐,虽然两人也不咋熟。但是嫁过去之后呢,因着信王这个人好似想通过拉近跟自己的关系,从来拉近他跟他那个皇帝哥哥的关系,所以,时不时的优容自己一二,宫里也不拦着来往,就这么一来二去的,算是有些交情吧。

送了东西来,他接着,也就是了。

小豆子把笔洗装了匣子,问说,“不给其他几位小爷送吗?”

“爷难道不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事事周全,找死呢?!

于是,年哥儿莫名其妙的被送了东西,他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问小豆子,“郡王这是又想起什么了,怎么送我这个?或是想要换我的什么?”

“回公子的话,郡王说课业多,不想写字,看见笔洗笔架这些玩意就烦……”

林子年就笑,叫人给了赏钱把小豆子给打发了,这才问自己身边的人,“是有别的什么事吧?”

“大清拿下了高丽,才得的消息。”嗯!这不意外,“还有呢?”“靖海侯今儿又进宫了。”

林子年将正在擦脸的毛巾一扔,“又进宫了?”

是!

“又是为了册立太子的事?”

只怕除了此时,也没别的事了。林子年坐下,端来的饭一口都不想吃了:姑姑肚子里这个还没生下来呢,就是生下来了,是皇子又能怎么着?立太子立太子,谁说不立太子了?但立太子的事是皇上和皇后的事,关你屁事!

是啊!眨眼,五年过去了。好似昨儿才操心需要启蒙的启明,已经到了正式进学的时候了。

皇子正式进学,跟启蒙那是不一样的。

正式启蒙,这是要开馆的,要有专职的一系列人员,那就跟开个小衙门是一样的。而且,这样的小衙门出来的,将来那一定是能站在尖端的人。

因此,自打启明满八岁,请大皇子进学的声音就不断。

这几年,桐桐一直没生,不是因为前朝,也不是因为怕启明有想法,错了!她怕分了精力,启明这孩子难教,大人真的紧盯了。

直到他真的大些了,这才又怀了一下,而今八个月了,生在腊月。

自打怀了这个,朝中就有请立太子的声音。而这个打头的,不是别人,正是靖海侯。

靖海侯四年前,被四爷给拎到了京城,他们是全族改回了林姓的。说起来,都说是林家一门两侯府。但林四相林宝文这些人,从来就没有在太子的事上说过一句话,上蹿下跳的,始终是靖海侯。

册立太子?该册立吗?册立有册立的好,不册立有不册立的好,鉴于肚子里这个和启明差着岁数呢,册立了也没事。等启明到了三十而立之年,肚子里这个还是个二十冒头的愣头青,能出什么事。

这将来养的,就跟弘晖养弘昭似得,还怕他翻了天呀?

之所以从有人提到现在,宫里都没旨意,四爷不过是想看看,都有谁在蹦跶,哪里的人心有浮躁了。

这几年,日子安生吗?偶尔风调雨顺上一年,那日子就跟偷来的似得。泰平八年,沿海大风海潮,死亡人数以万计,更不要说其他的损失了,尤其是台弯、以及海运所受的损失,不可预估。朝廷发了预警,可结果是百姓不舍家业,又以经验为依仗,觉得不能那么严重。结果,损失极大!

泰平九年,陕西延安府闹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