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三从四德(第2/2 页)

节的模范。历代官方表彰贞节烈成为制度,导致一些妇女

自残生命,甚至在丈夫将要病死和战死前,妻妾们提前殉节,表示对丈夫的忠诚。

“夫死从子”

在“三从”中,唯有“夫死从子”令人费解,因为儒家伦理中有“尊母孝母”的传

统,母亲对儿子拥有相当的权力。但礼教又规定:“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

夫,夫死从子。”这里的“从”就是“从其教令”,也就是凡事由父夫子做主的意

思。对于死去丈夫的寡妇来说,“从子”就是“从夫”的延伸,她不但要守节不嫁,还

要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长大,对作为一家之长的儿子遵从,重大事情由儿子做主。春秋

时鲁国一位寡妇,有九个儿子,岁末祭祀完毕,她想回娘家探望,根据“夫死从子”的

礼规,需经儿子们的同意;召集儿子来得到许诺后,她又嘱咐九个儿媳户,说自

己晚上一定回来;结果她回家天还没有黑,就在门外等到天黑下来,被鲁国大夫

表扬她守礼。孔子的婶母敬姜也是模范寡妇,事事依礼行事,丈夫儿子前后死了,她

上午哭丈夫,傍晚哭儿子,被孔子赞扬为“知礼”。

“四德”最初是对宫廷妇女的四种必备的修养——德行(德)言辞(言)容貌

(容)技艺(功)的培训和修养,包括了传统“妇学”四项教育内容,所以儒家称作

“四教”,又叫“四行”。本起源于宫廷妇女教育,属于“阴礼”(妇女遵守的礼仪)

艘远不不方孙恨由孤技战孙

“阴职”(妇女担负的职责),不久扩展到上层家庭对承担妇女角色的修养。女孩十

岁,就在家里接受女师教育,教给“婉娩听从”(德言容,柔顺听话),执麻橐(

艘仇地地独结球所孤冷陌

纺搓麻线,古代衣服多以麻葛丝为原料),治丝茧织布制衣,学习准备祭祀和助

艘仇地地独结球所孤冷陌 在“三从”中,唯有“夫死从子”令人费解,因为儒家伦理中有“尊母孝母”的传

祭的一系列工作(功,纺织缝纫备饭食酒浆等)。出嫁之前三个月,宗族请女师对

后地地地鬼结察由闹恨恨考

女子培训,“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培训完成之后,还要举行祭祀仪式,以

成“妇顺”。可见,“四德”是为“三从”道德服务的。“四德”后来泛化为对所有妇

女的要求。按照郑玄的解释是:“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

。”后代一直不断在做出新的解释。

“妇德”是女教妇学中最重要的一项,郑玄所说的“贞顺”是妇德的核心。“贞”

是坚守节操,守身如玉,对丈夫忠诚不贰;“顺”就是《礼记》中说的“婉娩听从”,

对公婆丈夫甚至对家族所有人谦恭有礼。

本书来自 /book/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