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1/4 页)

远去的妈妈 步枪子弹 373 字 2024-05-08 20:56:03

韩勇在羊城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和孙夫人,陈济棠,余汉谋,于右任打个招呼,就准备带领警卫员回一下朱泾村。

当韩勇带着警卫员到朱泾村之时,朱泾村万人空巷,都出城来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在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所有部队各自归营,后勤处早准备好了庆功酒宴,团以上军官都到了城里参加酒宴,营中的战士们也有酒有菜。不过按老规矩,警卫旅今天不参加酒宴,担任整个朱泾村的警卫任务。

酒足饭饱,韩勇回到了家里,此次一去几个月,藤井美惠子既思念又担心,直到知道了韩勇得胜回师,心才放下来。小别胜新婚,几个月的相思之苦,这一夜得到了尽情的倾述,自然是风月无限。韩勇也是卯足了劲头,埋头耕耘。

在休息了二天之后,韩勇又开始操心起军工厂、医院、制药厂的事情来。而各部队则是在各级主官带领下深入总结这次广东战役的得失经验,并针对不足做出针对性训练。在战斗中大家都看到了大口径重炮和装甲车、坦克车发挥出的作用,因此对重炮和战车的重视程度更加提高了不少。

还有就是一线的指挥员也提出,虽然迫击炮的优点很多,但是在射击距离和威力上还是和火炮有差距的,能否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一线部队提供一定数量的火炮?这个意见层层上报,最后放到了韩勇的案头上。让韩勇也有些头痛。

韩勇当知道火炮要比迫击炮强上不少,可是问题是自己哪有那么多火炮来装备部队。按一个团装备一个有十八门火炮的火炮营来算,除去重炮旅,全东江纵队就要装备上四百三十二门火炮,而现在除了重炮旅,分配在全军各师的75口径和85口径火炮就只有一百多门。这中间可是差了三百门,这么大的数量,再加上炮弹,韩勇哪能不头痛呢?

现在韩勇想增加火炮数量,也就只能指望自己的兵工厂了,因此韩勇立刻来到了朱泾村兵工厂。在打通了从越南西贡港到羊城港的货运航线后,美国运来的各种金属原料又得以继续运送到兵工厂里。在原材料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朱泾村兵工厂又恢复了满负荷运转,连仿德制75口径野战炮的生产也得以恢复。

因此在韩勇到了兵工厂之后,看到的就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情景。得知韩勇来了,厂长罗尔夫忙迎了出来。现在的罗尔夫己不是刚到朱泾村时的样子了,身穿笔挺的西装,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见到韩勇,罗尔夫热情的给了韩勇一个拥抱,然后寒喧了一阵,把韩勇向办公室引去。

在办公室坐了下来,韩勇直接向罗尔夫询问起了工厂的生产情况,尤其是火炮的生产情况。罗尔夫先是汇报了各种枪支弹药的产量和库存情况,最后才说起了火炮的生产情况。在恢复了仿德制75口径野战炮的生产后,现在在满负荷的情况下,每月可生产出十门野战炮以及每门炮一个基数的炮弹。

说实话,韩勇对朱泾村兵工厂的各方面都是很满意的,在华夏这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里,能够有如此规模的一家兵工厂己是极为不易了,这还多亏了胡林去了一趟美国和德国,并在美国落实了原材料,在德国建立了与克虏伯公司良好的关系。

不过月产十门野战炮的产量还是不能让韩勇满意,韩勇对罗尔夫提出了月产三十门野战炮的要求。这一要求把罗尔夫吓了一跳,罗尔夫对韩勇喊道:“哦,韩将军,现在的朱泾村兵工厂是完不成这个要求的!就算现在就扩大规模,那也要减少别的武器的产量才行。你要知道,熟练的工人就那么多,总不能让他们长时间的加班呀。”

韩勇自然清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是加强一线部队的攻击能力则是现在重中之重。在和罗尔夫厂长协商、讨论了半天后,韩勇做出了再次扩大朱泾村兵工厂的生产规模,扩招工人,减少迫击炮的月产量,把生产迫击炮的熟练工人和技工集中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