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扶苏惊讶,顾大人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果真能做到?(第2/2 页)

旁边的蒙恬见状,好奇了,什么事啊,居然如此发来玺书这么正式的信件。

扶苏笑了笑,解释道:“蒙将军,吾须提前归咸阳矣,如今众弟妹皆随顾大人修习经世致用之术,父皇命吾亦归,同往听讲。”

“原来如此,小顾大人素来想法奇特,公子若日后有空,不妨也将她所讲与吾分享一二。”

“好。”扶苏笑着点了点头。

两人一边交谈着,一边朝着营地的方向缓步而去。

身后不远处,一条宽达三十多米的路面上,一个个重达三千斤,直径1.2米,柱体表面布满了锥形平顶乳钉的石碌碡,也在人力与畜力的拖动下,被拉到了刚铺设好的土壤上。

随着石碌碡的滚动,地面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土壤开始被一层层的压实,原本松软的土地逐渐变得坚硬平坦。

空气中满是泥土、石料与汗水的气味。

一路走过,耳边尽是民夫与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声、铁锤的敲击,以及牲畜的嘶鸣声。

道路两旁堆积如山的石料和木料,在工匠们的切割、打磨、拼接下,也被制成各种建筑构件,这些构件将被用于修建道路的路基、桥梁和驿站等设施,确保秦直道的畅通无阻。

路面靠山一侧,与宽阔的主道平行处,一条宽约1.3米,深50厘米的排水沟也在无数士兵的汗水中挖掘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路基两侧建,民夫们也在工匠们的指导下,用铁锹和镐建立着倒梯形的夯土护坡,以防雨水冲刷导致路基坍塌。

施工现场的尽头,一座座巍峨的桥梁也在工匠们的搭建下,跨越河流和山谷,展现出了基础骨架。

营地内,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火光跳跃,无数或蹲或站的女性正围绕着一口口大鼎忙碌着准备着饭菜。

河边,木棒拍打浸湿的衣物声不绝于耳,一件件衣物在一双双素手中上下翻飞,不断被漂洗干净。

更远处,更有一些女子肩上挑着沉重的扁担,两头挂着水桶,步履坚定的往返于营地和水源地之间。

三十万大军,大量民夫,遇山削山,遇谷填谷,遇河架桥……锤打之声日日不休……

最后看了一眼这忙碌无比的施工场景,扶苏翻身上马,与蒙恬告别,“蒙将军,吾先走一步。”

“公子保重!”蒙恬抱拳道。

扶苏笑了笑,轻轻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朝着咸阳疾驰而去。

身后,一支精锐骑兵队紧随其后,铁甲熠熠,旌旗猎猎……

……

注:秦直道石碌碡,重约3000公斤,直径约1.20米,其独特之处在于柱体表面布满锥形平顶乳钉,这些乳钉长0.11米,大小相同,均匀密布。

考古发掘显示,秦直道宽度在30至40米之间,一些路段最宽处达到了61米,最窄处也有12米。

石碌碡(liù zhou)

喜欢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