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好处(第2/3 页)

一只蹲在菜里的癞蛤蟆。

而孟小冬就不同,孟小冬对我的迷恋,我自始至终都觉得理所当然。老子年轻,年轻就是本钱。在于莜莜面前的自卑与徘徊,相映成趣的是在孟小冬面前我无比的自信与骄傲。

孟小冬披着一件薄纱下床,我仰躺在床上,四肢张开,无聊地看着天花板。

她找出纸和笔来,伏在梳妆台前写着什么。

我随口问了一句:“你在写什么?”

“委托书啊。”她没回头。

“什么委托书?”

“甜姨要的啊。”

“你不是不给吗?”我不解地问。

“我不给,她会善罢甘休?”孟小冬转过头来,浅浅一笑说:“就算她全部拿走了股份,只要你还在,我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我胸口一热,差点感动了。

“我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

“是!你就是我的生命。”孟小冬毫不掩饰地说:“王者,没有你,我活着也就没意思了,你明白我的话吗?”

我摇摇头说:“你说的有点恐怖,我怎么感觉有些冷啊!”

她起身过来,将身子贴在我胸口说:“你怕就怕吧。总之,这辈子,我是离不开你了。”

我说的没错,孟小冬的每句话,都像一丝冷风,吹得我全身凉飕飕的。

她在我唇上轻轻一吻,又转回身去继续写她的委托书。

其实在我看来,与其说甜姨在算计孟小冬,不如说是孟小冬在欺侮甜姨。孟小冬一直咄咄逼人的状态,让我有时候看起来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徐大官算计来算计去,一切都算计好了,就是没算计到孟小冬会在最后关头与甜姨发生矛盾。

当初孟小冬受公司之托,拿着改制报告找徐大官签字时,孟小冬还是个初涉世事的小姑娘。

徐大官早就预料到自己会出事。他们在官场上的人,敏感心比常人要多许多。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会预设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

比如徐大官,在接待京城来的大员后,从大员的谈话态度就预感到自己的前途将会一片灰暗。

徐大官说起来还算是个清官,这么多年来,他身边并无多少钱。他不担心出事,他深知在官场里的人,贪不是致命的东西。只有站错队,才是致命的。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香港的于甜母女,他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她们。他在位,什么都不用担心。他一旦不在位,于甜母女将失去一切。

企业改制方案让徐大官有了新打算。他必须在自己倒下去之前,留下一点东西给自己心爱的女人。

孟小冬送去的改制企业,本身不符合改制要求。简单点说,这样的改制方案,就是赤裸裸的国有资产流失。但凡明眼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猫腻。徐大官是何许人?浸淫官场几十载,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他按下方案不表态,等着企业负责人上门。孟小冬已经为企业打开了一扇门,这些官员焉能不见机而作?

于是拜会徐大官,三言两语之后,各自心照不宣。

企业拿出三十万原始股权送给徐大官。可是徐大官身为大官,自然不能亲自接受。放眼身边的人,又没一个可以让他放心的。按照当时的法律,国外境外的人不能参与企业改制,也就是说,于甜本身也不能将股份收归名下。

最后关头,徐大官想起孟小冬来。孟小冬作为子侄辈的人,对徐大官当然是言听计从。加上孟小冬也不懂水深水浅,当即答应徐大官将企业赠送的股份放在自己名下。

徐大官给孟小冬的回报,就是现在梁大地住着的一套别墅。这套别墅说起来也有些来头,是徐大官关照过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卖给孟小冬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