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学习之家+重启翻译(第2/2 页)

头捐了100块钱,一个来月工资,很不少了。

8月底的时候,中心领导和粤省的干部,带着募捐来的钱和物资,一起赶赴豫省,把这些东西交给相关负责人,粤省媒体及官媒,对这事也进行了专版报道。

通过这个灾害,国家也充分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当初水库换一些更有经验的人来设计,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惨剧。

平反工作进一步加快,一些在专业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纷纷被接回相关领域。

氛围进一步放宽!

10月份的时候,阔别已久的海市报社编辑,给苏茉写了一封信,问她现在是否有时间翻译,之前翻译的那本小说,报社最近又在报纸上登了连载,反响很不错。

报社的领导都认为苏茉翻译的不错,如果苏茉有空,还是优先让她翻译,价格可以给最高千字五元的翻译费。

苏茉自来了羊城后,因为工作忙,就没再写稿子了,不过也给编辑写了封信,告知了他自己羊城的地址。

苏茉想到上次那七百多翻译费,觉得还是挺香,挤一挤,还是能抽出时间来的。不过还是给回了信,说自己工作比较忙,可能翻译的速度没上次那么快,要是他们不介意,她可以接。

一周后,苏茉就收到了海市寄来的翻译稿,还细心的给分成了一章章,让她每周翻译一章寄过去就行。

这点对苏茉来说倒是不难,一周翻译个两三章都不是问题。苏茉便定了每周翻译两章的频率,到时候要是有多翻译的,便多寄。

于是,苏茉便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教学和翻译的生涯。

这天,苏茉给两小只教完英语,让他们自己朗读,自己则在房间翻译稿件。写着写着,就听隔壁爆发出争吵声。

两人虽然有刻意压低声音,但气火上头,人是很难控制音量的,吵着吵着,声音就大了。

更何况,这年头房子隔音质量并没有多好,苏茉虽然不想听别人家的八卦,但奈何声音直往她耳朵里钻。

听着,似乎是王翠梅做了什么错事,郑国盛觉得她丢了他的脸面。而王翠梅则不认同,认为自己没偷没抢,凭本事挣钱,并没有错。

苏茉听着,觉出味来,这王嫂子,怕不是做了二道贩子。

苏茉没想到,王嫂子不声不响的,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