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快乐(第2/3 页)

明天要给孩子们讲王安石的《咏梅》。

诗很简单,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以前只是就诗教字,没有想过要启迪孩子们感受音韵之美,想着孩子们还小,不用引导他们深入。

看过琼林别藻里边的讲法,张老师似乎见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司马光七岁通《春秋》,怕就是通过这样的授课方法吧?

嗯,明天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单讲《咏梅》了,还得找找别的资料充实一下教学内容。

这时候一句诗从脑海中跳了出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原诗是怎样来着?张老师自己都已经记不全了。

在电脑上查询了一下,哦,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个好,这个和王安石的《咏梅》正好形成对比,因为季节的变化,梅花和雪给诗人的印象各不相同。

同样是咏梅,王安石那首应该是隆冬季节,大雪完全压住了梅花,加上改革在政治上被孤立,因此他才会这样写,是一种孤高不屈的意味。

而卢梅坡的《雪梅》,则应是初春雪花半化之时,心态也平和,因此笔下两者势均力敌。

对了这里可以提醒孩子们日常观察要仔细,再认真品味一下两首诗里梅雪的细微差别。

还有还有,古诗中常把梅,雪齐咏,以比喻高洁的人品,不畏严寒的傲骨,这个孩子们也应该可以理解的。

哈,这里应该还可以插一个小故事进去,哎呀只记得和苏东坡有关系,再查查……

啊,查到了,在宋代曾经有人用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去问苏东坡,为什么这两句诗只能形容梅花,不能形容桃花和杏花?苏东坡不禁莞尔:“用于桃杏诚亦可,惟恐桃杏不敢当耳!”。

这个故事怎么才讲得好呢?对呀,孩子们早学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杏花,桃花,从这两首诗里就可以看出来,代表的是春天的热闹,热情,不甘寂寞。

而林和靖的诗里充满了清幽孤冷的气息,因此这首诗只可能是写梅花,所以苏东坡才会开玩笑说桃花杏花“不敢当”。

嗯,这下还复习巩固了一下老诗,孩子们也领会到了老诗的诗意,不错不错。

一堂课备得张老师眉飞色舞,看着自己不知不觉写的满满当当的备课本,自己对明天的课程相当期待。

一看时间已经晚上九点过了,张老师合上备课本,闭上眼睛在心里快速过了一遍明天的课程内容,睁开眼睛,拿手轻轻抚摸着《琼林别藻》的封皮:“宝贝啊……原来是境界层次上的不同……”

……

李君阁也在祠堂,今天送完了娃子们,白飞飞便闹着要领悟李家沟的妖精文化,非得来二贤庙看看,顺便研究下老团鱼和白鲵的神性。

还神性,神经病差不多!

李君阁也懒得管他,丢他在广场上玩,自己则牵着阿里木和亚瑟进祠堂,拜会四爷爷,老伯和老婶。

第一套《琼林别藻》已经三版了,孩子们的兴趣咋样先不说,老师和家长中已经传疯了。

据说只要认真看了这套神书,孩子们的语文成绩就会突飞猛涨,高中古文部分那几十分就是三个指头抓田螺——十拿九稳。然后作文分数还得往上涨一大截。

四爷爷正在发脾气,把书往桌上一拍:“这都闹的什么鬼?!”

李君阁赶紧将俩娃子塞进四爷爷怀里,有这俩关门得意弟子在,四爷爷天大的气都得消掉。

然后才问老伯:“这是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