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邯郸之围(第2/3 页)

龙不可能是个大头兵,孩子跟着他,又不用冲到第一线,应该很安全。”

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小张政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就随着项少龙离开了。

可能是小孩子从家没离开过家,也不知道害怕,一路上显得很兴奋,对沿途所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问东问西。

项少龙态度和蔼,有问必答,没有任何不耐烦,两个人的关系又拉近了不少。

项少龙很快领着小张政来到了陶方约好的集合地。

陶方见项少龙领来一个半大孩子,很是奇怪。项少龙也没多解释,只是说自己路上救下的一个孩子。此时战况紧急,陶方也没心情继续追问一个孩子的事,拉着项少龙开始商量下一步作战的计划。

陶方带领的这群家将,一百多人都是由职业武士组成。虽然武艺有高有低,但都有功底,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比的。他们组在一起,倒是和特种部队很像,每个人都有不俗的战力。现在只要将他们捏合成一个整体,就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项少龙在特种部队虽然才两年,可是因为个人能力出众在第二年就成为一个特战小队的指挥官,带领着自己的特战小队所向披靡,无往不利。所以面对当前的情况,项少龙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成竹在胸。

项少龙简单地提了几点自己的想法,陶方就惊为天人。

这群人曾随着陶方走南闯北,经历过血与火的磨练,也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联合杀敌战术,可是和项少龙的战法一比,却显得粗陋不堪。按照项少龙的做法,只需要简单的训练,让队员熟悉一下战术,立刻就能投入战斗。

项少龙参考戚继光抗倭使用的鸳鸯阵和秦良玉的白杆兵的战斗技法,挑出适合此刻hd情况的部分,将长短兵器结合在一起,招式简单,杀伤力巨大,别说这些本身就有功夫的武士,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经过训练,也照样杀敌。

陶方马上吩咐下去,按项少龙的要求准备兵器,让家将们抓紧时间合练。这些家将都有战斗经验,战术又简单,所以上手很快。

项少龙只是有点儿遗憾,时间仓促,兵器并不是完全合手。虽说是长兵器,可还是觉得太短,不能完全发挥出鸳鸯阵的威力。这要是有时间真的打造几把标准的狼筅、镗钯,完全复原鸳鸯阵,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情景。

项少龙自己对这场战争还真有点儿期待。大规模的冷兵器战争,他从来没经历过。特种部队的冷兵器更多是比普通刀剑还短的匕首。他苦练过刀术、剑术,长兵器虽然有所涉猎,可是实战经验就和没有一样。正要借着这次战争好好实战一下,也为以后上战场累积点儿经验。

项少龙对着这些长兵器挑挑捡捡,都是普通士兵用的,真是太简陋了,没有一个能看得上眼。这要是有一把方天画戟,自己再顶盔掼甲,骑上高头大马,那就非得打开城门让自己出去冲杀一通,找找银戟温侯吕奉先的感觉。

最后无奈,只好挑了一杆长枪。

项少龙原来的苗刀就兼顾刀、枪的双重特点,所以他对枪的熟悉程度要比其它的长兵器高一些。

他端详着自己手里的长枪,木杆铁头,往自己身边一戳,怎么看都显得有点儿短,感觉自己的气势也有点上不来,暗想:“这也不像个上将军啊?要不以后自己也量身定做一把长枪?”

随后又挑了一把最强力的弓箭背在身上,给小张政挑了一把短剑,让他感受一下武器和锄头的区别。

大战在即,时间紧,任务重。陶方和项少龙详细讨论了一下关于这支队伍的安排。

陶方现在非常倚重项少龙,就觉得他脑子里的东西很多,自己应该多往出掏掏,说不定这次大战对自己来说还是个更大机遇。

刀剑无眼,战争无情,不只赵人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