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大都寻仇(第2/3 页)

范遥无心权位,只是从小在明教长大,天然继承明教的反元大业,而且他地位尊崇,在明教也是处处受人尊敬,唯有在黛绮丝那里碰壁,但都是些陈年旧事,他早就放下,也已经娶妻生子,对谢逊更是心服口服,所以没有杨逍这么多感慨。

范遥知道杨逍权力之心很重,这些年兢兢业业,把自己从一个江湖人,转变成为了一个行政人员,他想成为谢逊之下第一人,可是哪有那么容易。

范遥劝道:“大哥,教主的才干、武功已经胜过阳教主了,这几年咱们明教的发展也远胜以往,未来夺取天下也不再是梦。大哥现在把明教管理得井井有条,教主不会看不到,咱们未来位列朝堂,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教主放权给咱们,咱们接着就是,但如果咱们争权,教主可不是个庸人,他要是猜忌咱们,以他的武功、手段,咱们可是没有好结果。”

杨逍也知道范遥说得在理,可就是不甘心。以前都在江湖上厮杀时,他看上的是明教的这一亩三分地,现在有机会坐江山了,他对权力的向往更加热烈,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

不谈谢逊的能力,单单只看他的武功,杨逍就不能乱来,这可不是一般的谋朝篡位,多找几个同党、多笼络一些势力就行了。谢逊要是想动武,就算有千军万马也无济于事。况且杨逍连同党都找不到,所有势力的核心纽带就是谢逊。好在他并不是想反谢逊,他只是想谋求更多的话语权。

没多久,韦一笑从大都传来消息:有宇文策的音讯了,他出现在了大都,汝阳王府。汝阳王就是那个平定北方的蒙古年轻将领,叫察罕帖木儿,有个汉名,叫李察罕,很有军事才能,因为为朝廷平定了北方,被封为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在真实历史中此时应该还是个孩子,在小说中出生时间被提前了。)和宇文策在一起的还有那个秃头壮年,没有看到所谓的蒙面僧人。

谢逊没想到汝阳王也出场了。作为《倚天》中的重要人物,自己一直在找他。他不只是元末朝廷重要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个喜欢插手江湖的人。自己必须要亲自走一趟,为庄重报仇。

明教之中,杨逍坐镇光明顶,范遥已经返回了西域,都没法跟他去大都。

谢逊准备召回殷天正,再带上谢虎去大都。

小昭现在也大一些了,黛绮丝把她托付给陆芷晴,也跟着来到了大都。毕竟是明教的事,左右光明使者走不开,她身为护教法王,理应陪教主走这一趟。

谢虎只要在谢逊身边,就化为贴身侍卫,为谢逊背着屠龙刀,没有丝毫执掌刑罚、铁面无私的“黑面虎王”的威严。

大都是朝廷的首都,无异于龙潭虎穴,谢逊安危不可忽视。谢虎又叫上俞莲舟和俞岱岩,并且派出一队精兵埋伏在了大都周围,以备不测。

而殷天正也是出动了一大批天鹰旗精锐,由自己的儿子殷野王带领北上,自己也则带着师弟李天垣,还有得力干将白龟寿和常金鹏跟着谢逊进入大都。

韦一笑对谢逊道:“教主,这个伯颜老贼极度仇视汉人,视汉人猪狗不如。他刚刚消灭了燕铁木儿的余党,权势达到了极盛。穷奢极欲、权势熏天,甚至与太皇太后私通,天下人只知有伯颜,不知有皇帝,皇帝成为傀儡。”

谢逊道:“这很好啊,祸起萧墙,他们内部的斗争越激烈,对咱们就越有利。这个汝阳王怎么样?”

韦一笑道:“连续的天灾,加上人祸,到处都是造反的,他能这么快就平定北方,就说明确实很有才能。这么年轻就被封为汝阳王,而且皇帝和伯颜都支持,也说明反叛确实让朝廷头疼。他也成为朝廷的又一股势力,那个宇文策就是他王府的人。”

谢逊道:“单纯靠军事已经不能挽救蒙元了。汉人反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是蒙古人,而是他们过于野蛮、粗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