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琴清出品(第2/3 页)

地做学问吧。我刚刚研究出一个小发明,叫印刷术,配合现在纸张的应用,可以大量复制书籍,有利于书籍的传播。公子多做些文章,我把公子的大作传遍天下。”

众人忙问何谓“印刷术”。项少龙详细解释了一番“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听得韩非大为激动。这项技术可以让韩非这样著书立说的人获得更大的知名度,这真是要名流千古啊!

而二女看向项少龙也是一脸的崇拜,这项技术对文明的贡献是不了估量的。

项少龙看着二女对自己露出了仰慕的眼神,终于感觉自己在韩非面前扳回一城。

项少龙道:“清儿,以后办个印刷厂,你就负责这个印刷厂的事儿。”

琴清自然是千肯万肯。这种跟文化沾边儿的事儿,对文人的吸引力是极大的。他们不缺钱,就是好个名儿。

纪嫣然问道:“不知道嫣然有没有这个荣幸,也参与其中呢?”

项少龙一看,她这是不打算回魏国了吗?倒也没问出“何时回魏国”这种大煞风景的话,道:“能有纪才女的帮助,是我的荣幸才对。”

琴清看了纪嫣然一眼,又看了看项少龙,脸上露出一股似笑非笑的表情。

项少龙对韩非和李斯道:“二位回去把自己的大作整理整理,给我的印刷厂开开张,就先出二位的作品。赚到钱了,给二位提成儿。”

众人都没听明白他的话,怎么扯上赚钱了?

项少龙解释道:“我的印刷厂要有作品可出版,你提供了作品,我拿出去卖,赚到钱了,去除成本,取出利润的一部分,给你这个作者,也是理所应当。”

项少龙的话把大家都说蒙了。这些人们出身贵族,不差钱,成天想的是扬名立万,帮自己传播作品,自己感激还来不及,怎么能要钱呢?

这个时代知识被贵族、世家垄断,他们从没想过要靠知识获利,也看不起项少龙这种商人行为,写文章还要钱,这不是毁自己名声吗?不只自己不要钱,项少龙也不能拿书出去卖,要白送。

无论项少龙怎么解释,韩非和李斯也坚决反对要钱。看来指望这帮贵族知识分子发展出版业是不可能了。自己还没说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事呢,说出来还不让他们脑袋直接宕机。

看着他们深深鄙视自己的行为,项少龙也觉得好笑。

项少龙也知道,这个时代哪有几个识字的,靠他们的作品卖钱,谁买?都付不起工人的工钱,现在搞出版业,纯粹就是赔钱赚吆喝,自己只是兴之所至,才刚一提钱,就受到十万点暴击。

看着琴清和纪嫣然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只怕赔钱也不能阻挡她们的热情,说不定这个印刷厂能把自己搞破产了。

项少龙自己现在倒是有兴趣做个文抄公,出版些后世的作品。不出版一些通俗、好卖的书,靠着这些曲高和寡的作品,只怕真坚持不了多久。

琴清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立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组建印刷厂。纪嫣然跟着忙前忙后,真是花钱如流水啊!项少龙突然觉得自己出了一个坏主意。

先秦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百家齐放、百家争鸣,锦绣文章不知凡几,虽说不用出版权费,可是同样读者也少,印出来也没几个人买。自己应不应该建议秦君先实行义务教育,普及文化,给自己增加点儿客户,否则自己的印刷厂前景堪忧啊!

项少龙也只能想想,这个时代的掌权者都喜欢实行愚民政策,自己要是提出普及文化,就是和贵族、世家作对,会被时代碾压得粉碎。

项少龙觉得自己太吃亏了,叮嘱琴清每本书都不要印的太多,同时在封面作者的下面还要标注“出品人:琴清”。

琴清听到要把自己的名字标记在每本书的封面上,眼睛都要笑成桃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