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沙丘之变(第2/3 页)

,私人关系也更亲密,很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项少龙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当时间走到公元前210年时,始皇帝仍旧开启了东巡之路。

项少龙不知道这次东巡会不会是始皇帝的死期,他甚至没办法出言提醒,他不能解释自己的未卜先知,更不能确定历史的走向是否改变。

始皇帝没有邀请项少龙同行,因为前几次出行项少龙都没有去,而且有项少龙坐镇咸阳,始皇帝还是很放心的。

看着始皇帝离去的车队,项少龙到底还是没有挽留,只是目送他离开。

项少龙觉得始皇帝身体状况很好,又正值壮年,希望能躲过这一劫,同样也让大秦躲过这一劫。

有心嘱咐李斯几句,可也无从说起,只能心中慨叹一声,但愿自己杞人忧天。

自从始皇帝离开后,项少龙就一直心神不宁。最后,项少龙决定给扶苏公子写了一封信。

项少龙这两年偶尔也会和扶苏通信,始皇帝知道,但并没有插手。他知道项少龙和扶苏的关系其实没有多么密切,无论是项少龙,还是扶苏,他都很了解,也很放心。

项少龙的书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唠唠家常。提及了始皇帝启程东巡,离开之前还惦记着扶苏公子,对他这两年的成长很满意,希望他再接再厉,满满的关心和爱护之意。

这样,一旦扶苏公子接到始皇帝赐死的诏书时,能心升疑虑,不要冒然自杀。

历史的巨力碾压了一切,惯性使然,始皇帝死在了东巡的路上。

项少龙接到的不是始皇帝的死讯,而是始皇帝逼自己自杀的诏书。项少龙知道始皇帝驾崩了。

诏书上说自己有不臣之心,意图谋反,逼自己自杀。

其实这很出乎项少龙的意料,他从没担心过自己的处境。他一直想的都是扶苏公子和蒙家,他就像个局外人审视着这一切,反而忽略了自己其实也是可以左右朝政的人,他早已身在局中。

项少龙觉得,以始皇帝离开咸阳时的状态,不该突然病逝,从阴谋论来讲,最大的可能是被赵高和胡亥害死。

应该是胡亥自知继位无望,联合赵高,果断出手,害死始皇帝,然后逼死竞争对手,得以继位。

真实的历史上,他们成功了。可项少龙却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当机立断,逮捕传令之人,立刻修书与扶苏和蒙恬,相信他们也应该接到诏书了。

项少龙直言胡亥、赵高谋害始皇帝,又伙同李斯,秘不发丧,欲立胡亥公子为皇帝。

嘱扶苏立刻回咸阳,蒙恬起兵勤王,捉拿赵高、李斯及胡亥。

他没说这一切都是他猜的,而是说他得到确实情报,就怕二人有犹豫。

项少龙召集群臣,直接接管咸阳。

此时王翦大将军已死,城中尚有大将李信、王贲和蒙毅这群老部下。更是对蒙毅明言,赐死蒙恬的诏书已经发出,赵高要对朝堂进行大清洗。

特务头子甘罗也在咸阳,他名声不显,谁都不知道他手里还有个特务机构。他历来信服项少龙,对项少龙的话深信不疑。

甘罗是始皇帝真正的心腹,以他对始皇帝的了解,不可能毫无征兆地、突然要赐死项少龙。他也将他的特务机构飞速运转起来,亲赴沙丘,配合项少龙和蒙恬的动作。

赵高才干不可谓不高,要不然也不能说通李斯。

赵高觉得项少龙会认为是始皇帝信谗言,将项少龙下狱,他应该不会暴力反抗,会在狱中等待始皇帝回来再辩解。却没想到项少龙直接猜到始皇帝已死,甚至连扶苏和蒙恬的事都猜到了,并且立刻做出了反应。

扶苏公子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赶回了咸阳,看见咸阳已在项少龙的掌握之中,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