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1/3 页)

,最快更新[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 !

腊月初六这一天,临河村徐家祠堂就飘出了阵阵香烛味。为了徐定睿考上大学的事情,再加上已经进入腊月快过年了,徐胜利特意通知大家今日祭祖。老族长带领着全族上下不管成年还是未成年的男子进了祠堂,还特意让徐定睿走在他身后,等祭祖的时候,一个劲的念念有词:祖宗保佑,咱们老徐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徐氏定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开年就要去北京上学了。请祖宗保佑咱们老徐家以后再多出些大学生。

在满是香烛味的屋子里听着老族长的碎碎念,小子们哪能呆的住啊,老是东张西望的,恨不得立马结束多呼吸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

可惜徐长卿是看不到这样的情景的。不管什么时候,说到底还是重男轻女,祠堂这种地方还是不许他们女子进入。她此时正和

临河村其他的村民一大早就在晒谷场忙碌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大大的笑容。一有外村的乡亲们过来询问,就有人与有荣焉的把他们村里徐定睿夫妻俩考上大学的事情大肆宣扬。特别是生产队长徐胜利,出面把附近几个村的村长都请了过来,那份得意洋洋的劲,惹得那几个村长酸溜溜的直嘟囔,“不就是出了个大学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徐定睿一家本不想这么张扬和高调,但队里很是看重这次摆流水席,他们只好听之任之了。不过既然是为了他们家办事,徐定睿自然不会小气,从上次卖药材的钱里拿出不少买了很多就算是镇上人办酒都不会轻易置办的奶糖什么的,使得吃过席之后,一个个外村的乡亲都是又羡又妒,当然还有不少人夸临河村办事大气。

办流水席是热闹,不过徐长卿的心早就不在这上面了,她一直在想着到北京的事情。前世她算是小家碧玉,基本上除了没事的时候在村子里转悠,基本就没出过远门;这辈子投生在这完全不一样的时代,完全有各种机会出去玩,她就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听说北京是首都,听说北京有很多高校,听说北京很大还有很多的外邦人,这一切一切的听说都使得她很想去看看北京。

徐长林也是,男孩子总有种要去外面闯荡的愿望,小伙伴们听说他要去北京了,那是真心羡慕嫉妒恨啊。当然还有那小心眼的,秉着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酸溜溜的说些什么他不是人徐大夫的亲生儿子,怎么好意思跟着张会计回娘家。他刚开始或多或少有些介意,但没多久就想开了,什么亲生不亲生的,从他懂事,叔叔婶婶就将他的身世告诉他了,这么多年叔叔婶婶一直把他当做一家人,要是真分的那么清,搞得那么生分,岂不会寒了叔叔婶婶的心?这样的酸话听得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渐渐的,他就一笑置之了。

全村人热热闹闹了一天,听了太多的夸赞,徐定睿夫妻俩早就笑的脸都僵了。没办法啊,人家来吃流水席,或多或少都随了礼,总不能冷着脸对人吧?这一天笑下来,也是个甜蜜的负担。

好不容易把吃席的乡亲们都送走,和村里的婶子嫂子们把晒谷场打扫干净,累了一天的徐家人总算能回家休息了。

徐长卿往椅子上一摊,满足的喟叹了一句,“真好,终于能坐下来了。”今天一整天她都跟着张敏忙这忙那,连午饭都是草草对付一口,早就累到不行了。

见徐长卿这副懒散的样子,张敏皱了皱眉头,想着女儿只是难得的没有什么规矩,就瞥了徐长卿一眼,徐长卿就乖乖的赶紧坐好。她讨好的看了看张敏,见没有反应,松了口气。她暗地里吐了吐舌头,话说妈妈没必要这么严格吧?她还算是小孩子吧?

女儿这么明显的孩子气的动作张敏怎么可能没看到,她心里觉得好笑,不过还是决定不理,省的女儿以后还继续散漫。她装作不知,转身跟一旁正在喝水的徐定睿说话,“孩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