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快进的“历史”(第2/3 页)

大江湖之热点大侠下载 绅士东 306 字 2024-02-18 06:48:16

给了黄蓉,请她帮自己参谋参谋。

没有令楚鹿人失望,黄蓉思忖一二后,虽仍有不明朗之处,但已经想通了其中关窍!

“我知道了!定是清廷在名分上,有所摇摆……早些年清廷顺治刚驾崩的时候,谥号上还有‘高’、‘章’之争,最后鳌拜一党大获全胜,至此他这顾命大臣才开始擅权专政。

如今康熙再提‘兄弟之邦’,还遣密使,想来无非是旧事重提,并且既然是瞒着鳌拜做这些……清廷内部恐怕就有大变!吴三桂虽给满洲人卖命,但毕竟不在中枢,只怕也不十分清楚!”黄蓉已经大体捋出了此事的核心。

大江湖的王朝进程很微妙,令楚鹿人有熟悉感,又十分陌生、“快进”十分明显。

十七年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时候,的确北朝当时已经在内部起义下,国都陷落、国君身死……

南渡重整宋室大旗的,的确“也”是赵构,名义上是神侯的爷爷,不过赵构这孙子大概是逃命时吓破了胆,举不起来、也没有儿子,后来过继了同宗兄弟之子、也就是神侯的爹。

短短五六年之内,发生了岳元帅北伐先大胜、后受阻、最后遭奸相昏君冤杀一系列事情,比较解气的是,这片大江湖中的秦桧,在岳元帅死后第二年便暴毙,总好过原本历史中,让他又活了十几年那么意难平,又一年,赵构也驾崩……

也就是十年前,神侯他爹继位,好歹是一位有心北伐的,将秦桧的谥号从“忠献”这个褒美之词,改成了“谬丑”这个羞辱的词,并且为岳飞平反。

可惜不仅志大才疏,无将可用,而且三年新帝便驾崩,不仅人走茶凉,同时因为蒙古人当时也已经逼近襄阳,宋廷再次回到守势,史弥远为首的朝臣,再次恢复了秦桧的谥号。

神侯的哥哥,也只当了三四年的皇帝,三年前又驾崩了一代,到了如今的皇帝继位。

连续两代皇帝短命,为了对抗借机膨胀的官僚集团,也就成了朝堂方面宦官受重用、如今隐隐尾大不掉的主因……

而清廷入关时,皇帝是顺治,占据京师后,也着手南下灭宋,不过赵构别的不行,逃命还是有一手,搜山检海愣是没被逮出来,最后南渡衣冠、气数未尽,议定划长江而治。

后岳元帅北伐,收复淮南之地,甚至趁着顺治驾崩,一度接近中原腹地,可惜吴三桂竟是在清廷最虚弱的时候,还甘当走狗……

清廷顺治帝对外一直是勤于进攻,且手段残忍,不过对内却积极任用汉臣,因此甚至令一些满洲贵族不满。

在一众汉臣的拥护和“撺弄”下,顺治特地在入关后,又登基了一次——罕见的登基两次的皇帝,而且明明自己的皇权没有旁落过……之前在关外登基过一次,却又在入关后又登基一次。

目的就在“名分”二字,一众降清、投清的汉臣,一方面还是不希望背骂名,另一方面也是报团在清廷争取权力,所以希望清廷的历史定位是“为前朝皇帝报仇守孝,故享江山”。

不过一众满洲贵胄显然不会这么想,他们更喜欢的历史定位是“金戈铁马入中原,一统汉家万万年”,作为征服者享受胜利果实。

顺治帝当时不喜膨胀的贵族们,想要渐渐授权,故而倾向于前者,重用汉臣,甚至去前朝末代皇帝墓前恸哭叫哥——历史与大江湖的进程,在这点上惊人的相似。

当然,楚鹿人对此是不屑的,无非是在朝汉臣的自我安慰、又赶上顺治又想收满清贵族之权……他顺治不是苻坚,以其所为,立不住这个“亲善汉人”的人设。

在顺治驾崩之后,一众汉臣在谥号上下了功夫,想要给顺治以“高”为谥——按照中原王朝的规矩,通常是开国君主才谥“高”。

无非也是为了名分,如果承认顺治是开国皇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