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应天塔(第2/3 页)

众生药业股票 心渔 380 字 2024-02-24 00:36:32

外头排队。

这两日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新生,也就这几天应天塔才会这么热闹。

文笙师徒排在前面,很快轮到。

应天塔卞晴川虽然早有耳闻,也是第一次进,进门之后看到两边石墙上刻得密密麻麻都是塔规,不禁咋舌。

他到没有博览群书而后登顶的雄心壮志,一早便打定了主意,等文笙看中了哪一本,把书抄回去,师徒两个一起研究便是。

负责登记的是个白胡子老头,正在进门第一个屋子里等着他们。

老乐师看着慈眉善目十分好说话,可文笙打听到的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之前这位老乐师是春试团战的主考官之一,老生们私下里偷偷叫他“藏头猱”。

藏头猱本是古琴的指法,是猱的一种,未打弦先猱上,令声无头,他们用这个来暗指此老表里不一,脾气古怪难以琢磨。

登记的事项不外乎叫什么名字,师父是哪个,学什么乐器,什么时候入的学,家住哪里。

文笙一一答了,老乐师虽然多瞧了她两眼,到没有因为她是女子而有意为难。

登完记,文笙拿到了一块牌子,然后有侍者领着她去挑书。

一般到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走了,不过卞晴川也是头回来,看什么都新鲜,索性跟着一起到书室去瞧瞧。

应天塔的一层共有十间书室,里边搭着高大的书架,进门便闻到一股浓重的香樟木气味。

书放在架子上,一旁挂着木质的名牌,上面大字写着书名,下边蝇头小楷简单概括书的内容,至少通过这块牌子看得出书是关于哪方面,不至想学琴却借了本讲箫的。

这一间书室,陈列了近百本书。

书室里不得喧哗,文笙转了转,很快就选中了一部《新律》。

这是一部音律乐理方面的书,其中着重讲叙了以三分损益法算出来的十二律有哪些缺陷,黄钟为什么不能还原以及因何不能旋宫转调,书名叫《新律》,确实说的都是文笙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

借到书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抄录。

侍者将文笙引到了一间静室,里面有桌有椅,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已经有三四个人在她之前进来,埋头抄书。

文笙找地方坐下来,手脑并用,一边抄书一边想:这玄音阁到底是没白来,有这么多书随便抄录,不但自己学了,还可以把拓本带回去给师父和戚琴瞧瞧。

不用说别的,单是这部《新律》二老便肯定会感兴趣。

想当初文笙在青泥山拜师的时候,戚琴还专门给她讲过十二律和三分损益法,这是当今世上通用的定音准则,但师父王昔肯定是凭着经验,隐隐觉出其中尚有不足之处,他又说不出道理来,所以才教自己定了宫弦之后其它都全凭感觉,五音十二律出于自然。

只不知现在他老人家能看得懂这书,想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能?

这部《新律》不是很长,但文笙也是足足抄了两天才抄完,回去之后整理成册,以线绳订起来,这是她所拥有的第一部音律方面的书籍。

她在抄录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将这部书熟记于胸,回去之后同几位长者逐句探讨,详加研究,五天之后她来还书,当值的乐师不是“藏头猱”,换了另一位老先生。

此老对着《新律》问了文笙几个问题,文笙按自己的理解一一答了,老先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低头以笔在她的借书记录上添了一笔,示意她可以继续借下一本了。

文笙听到了不少传言,说应天塔借书容易还书难,里面的乐师有多么苛刻,没想到竟是这般顺利。

从此文笙就过上了学琴练鼓、蹭课借书这般较为平静的生活。

在应天塔借书的次数多了,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人